最好的重阳节诗词 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古人把农历九月作为登高节,因为农历九月是暮秋,暮秋的景色是一年中最美的,也是秋高气爽,身心俱兴奋的时间段 。所以从唐诗宋词中可以看到,秋天的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是诗作产生最多的节日 。
华夏民族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所以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九月九日作为重阳节,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
碧云天黄叶地,又到重阳时节 。一起通过诗词来了解祖先是如何过重阳节的吧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的这首古诗相信妇孺皆知,每到九月或者提到重阳节,大家都随口而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 。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 。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
《蜀中九日》
【最好的重阳节诗词 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诗人在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 。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这首诗同样写了重阳节的登山与赏菊,但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道出了杜牧坎坷的人生遭遇,也道出了杜牧这么多年在红尘中打滚的无奈 。想杜牧自负才华,雄怀大志,却只赢得青楼薄幸名,不仅让人唏嘘,所以这一句中蕴含的郁郁不得志,足以让人印象深刻 。
诗词的最后说还是不想那么多了,这么好的节日,不醉不归吧 。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