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诗经的遗绪,华夏民歌艺术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的关中民歌,已经消失于国人的视野!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关中民歌,自传心曲,歌田家语;意深情婉,风华绝尘!情动而辞发,流畅田园的情感,辞彩接地气 。情与景相交,歌者将岁月里动人的生活片段,在心中谱成一曲曲灌注灵气、动人心弦的歌谣,寄托人生心绪;如泣如诉,唱出心中苦愁,祈望苍天佑民;劲健的辞气,昂扬的声采,真挚丰富的感情,表现渴望国泰民安的情怀……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关中民歌,颇多感人之作,听者闻歌而入情,情动自我心曲,沿波讨源,陶冶人生情操 。自古及今,杏花春雨的江南,神奇秀美的漓江,风光旖旎的新疆,辽阔的蒙古草原,都不缺乏抒发性灵之声的民歌,文化积淀深厚的秦川,更曾有经典之作 。关中民歌,历史悠久,音情高古,品种繁多,神采飞扬,多清新淡远之作,更有遒逸雄壮之曲,照映民族音坛声苑几千年,使人情怀为之震荡,沉思翘首 。绚丽动人的画面,深邃幽美的境界,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思的启迪 。历史上的关中民歌,奇葩各放,异彩纷呈,既有奔放豪迈的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还有婉转柔美的小调,及其介于二者之间的关中道情 。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关中民歌,富于抒情浪漫色彩,情思浩荡,韵味悠长,激励当下,穿越时光,辉映未来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关中民歌在秦川腹地还有传送,一般作为秦腔开演的前奏,由新出道的演员或女台柱歌唱,类型以关中道情为主,歌唱家乡风物,赞美一方水土厚德,弥补人们的文化精神 。关中小调有广为流传的“一般小调”,有用丝弦伴奏的“丝弦小调”,有爬山调、秧歌调、社火调、竹马调、旱船调、打连厢,祈雨调、劝善调、赶车调、乞巧歌、猜拳调、念词等风俗小调,还有童谣、催眠谣等儿歌,尤以田园小调最具特色,怀古咏今之歌亦具特点 。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文章插图


绿色天地,自然风光;旷野清新,诗境处处;景美情真,少有污染;碧韵添香,生机流动 。关中民歌的题材,涉猎广泛,水上清风,山间明月,泥土芬芳,飞鸟鸣音,皆可入歌,而以反映社会状况、爱情生活,以及历史传说为多 。关中民歌的歌词,超越口语,借鉴文言,熔铸古今,脱俗入雅,形质兼美,既带有古典诗歌色彩,又富于生活气息 。关中民歌,以五言、七言歌行为主 。七言歌行,起源于古代民谣,出自汉乐府,句法与韵脚处理自由,抒情叙事富于表现力,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具有酣畅崛健的艺术气象,词作者为求主旨尽情发挥,对仗和韵律不强求精严,而具自然浑成之妙,具有散体诗歌的风格,却又富于诗的意味……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文章插图


请欣赏我打捞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故乡关中腹地兴平一隅,元定育先生传承,元尊英先生传唱民歌:
《我的家乡》
白杨不绝南北路,
鸽子飞过哨音留;
远看村庄似宝船,
停泊万亩碧湖中 。
空中暖日转作霖,
云天水意润春田;
千亩麦苗洗秀色,
院中葡叶弹五弦 。
和风细雨不妨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