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关于立夏的谚语 ,你知道多少?( 二 )


你好!立夏对我国北方地区而言 , 气温回升很快 , 但降水仍然不多 , 加上春季多风、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 , 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所以有农谚“立夏三天遍地锄” , 这时杂草生长很快 , “一天不锄草 , 三天锄不了” 。

在农村,关于立夏的谚语 ,你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对南方地区来说 , 则是另一种风光或另一种农事 , 立夏后的江南正式进入雨季 , 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 。农谚有“多插立夏秧 , 谷子收满仓” , 南方早稻插秧的农忙就在此时 , 而插秧时能否下雨就显得极为重要 , 农谚有“立夏不下 , 犁耙高挂”“立夏无雨 , 碓头无米” 。
无论南北差异如何大 , “孟夏之日 , 天地始交 , 万物并秀” 。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 , 冬小麦扬花灌浆 , 油菜接近成熟 , 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 , 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
立夏日的阴晴风雨也能预兆一年的丰歉 , 雨水、雨量、风向与收成关系非常密切 。农谚就有“立夏东风雨涟涟”“雷打立夏 , 三天来一下(指多雨)”“立夏不下雨 , 犁耙高挂起”“立夏不下 , 旱到麦罢”之说 。
立夏 ,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夏季第一个节气 。此时 , 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 , 《孝经纬》曰:“穀雨后十五日 , 斗指辰东南维为立夏 , 後十五日 , 斗指巳为小满” 。立 , 直立;夏 , 大也 。故名立夏 , 万物至此皆长大 , 所以叫立夏 , 立夏才是夏天的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里也说“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这一天 , 标志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季节 。日照增加 , 气温上升 , 雷雨较多 , 小麦齐穗 , 开始养花上浆 , 农作物茁壮成长 。
今年的立夏是5月5日 , 过了今天 , 2020年的夏天就正式到了 。记得外祖母曾经说过 , “立夏不出头 , 割了喂老牛” , 此时各种侯鸟相继入境 , 旱秋作物开始播种 , 黄瓜也成熟起来 。“四月八 , 鲜黄瓜” , “立夏种棉花 , 有苗无疙瘩” 。俗谚云:“立夏不下 , 旱到麦罢” , “立夏不下 , 高挂犁耙” , 也就是说 , 立夏当天忌讳无雨、无风 , 如果立夏日无雨 , 就容易闹旱灾 , 稻、黍、稷、麦、菽不丰收 。“立夏刮东风 , 药铺把门封” , “稻花要雨 , 麦花要风” 。当然 , 这是农村的俗语 。
“立夏不下 , 犁耙高挂” , 就是说立夏这天如果不下雨的话 , 那么立夏过后就会容易出现干旱天气 , 天旱犁耙都用不上了 , 插秧播种也会出现问题 。立夏正是我国一年一季种植和东北平原插秧播种的关键时期 。因此 , 华夏民族根据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出这样的俗语 , 提醒庄稼人 , 如果立夏没有下雨的话 , 要及时保墒灌溉 , 切莫耽误了农作物的播种时机 。
这些俗语告诉我们 , 种地收获要靠天 , 但现代农业也要靠人、靠科技 。《东周列国志》西周尹吉甫曰:“天定胜人 , 人定亦胜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反之 , 立夏下雨 , 雨季就会来临 , 连绵的阴雨 , 不利于小麦的扬花结穗 , 农作物病害就容易发生 。因此 , 也有“立夏十天旱 , 农民吃饱饭” , “立夏晴 , 好收成” , “立夏落 , 炒破锅”的说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