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初一了,第一次月考考得很差,学习态度不积极,该怎么办?( 四 )


但实惠的道理孩子是听的懂的,什么是实惠的道理?
引导孩子向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喜欢自己的程度,做一个老师欣赏、同学尊重的优等生,只需要听课认真一点儿,作业少错一点儿,预习坚持一点儿,复习勤快一点儿,课本多翻一点儿 。
推荐两本书,一本家长看的,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另一本孩子看的,李晓鹏《学习改变命运》 。
第三句,“学习态度不积极”的说法听起来象管理者对被管理对象的负面评价,爸爸妈妈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的角色定位不应该是“领导”,而是“军师”,把孩子当成刘备,把自己当成诸葛亮,刘备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败绩累累,刘关张三兄弟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下,才得以建功立业,没有诸葛亮,刘关张早就被别的军阀吃掉了,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国,就没有三分天下 。
军师是提建议出主意的,态度很重要,军师要有军师的本事和气度 。
刘备和诸葛亮非亲非故却能彼此信任,家长和孩子亲缘血浓于水,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应该更容易 。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师”,家长需要学习和成长,想让孩子心服口服,家长需要丰富自己的学识,做好孩子的榜样 。
所以,家长得学习些谋略,建议关注下尹建莉,很多人学习了她的教育理念,受益匪浅 。
以上仅供参考 。
很多孩子读初一,开始表现出了一些令家长着急的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成绩下降,学习态度不积极 。这种情况下,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焦虑万分,这种心情我深深的理解,毕竟我自己的孩子也曾经历过这个时段 。
但是只有家长有积极的改变,这种现状也只是暂时的 。具体怎么办,我从以下几点给出思路:
1,家长先改变,带动孩子的改变 。
具体就是,家长认清楚初一的一个现状:孩子进入青春期,同时对于孩子又是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同时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别于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初中功课也比小学增加了很多 。以上几种因素可以说是一起出现的,对于一个还没有很好养成很好习惯的孩子的确会出现问题 。
2,小升初进入初一后,大部分孩子的成绩会有所下降,但是一般半个学期或者一个学期也就基本稳定下来了 。
对于题主所说的学习态度不积极,这是很多家长感觉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也可能真实,也可能是错觉 。此时孩子的独立性增加了,如果有相对独立的学习习惯,影响不会太大,如果小学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没有从学习中感到学习乐趣,自然就不容易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
这也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 。转移自己对孩子关注的视角,把眼光从孩子的分数和表现上转移到有意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上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志向,找到自己的目标 。这就有如一个人走路,没有目标就会无所适从、没有兴趣,如果有一个非常想去的地方,那么自己就会很积极地去走向目的地 。
3,家长注意方式方法,对于孩子令人不满意的表现,一定要尽可能地从正面去引导去激励,尽量不要冷嘲热讽或者打骂等极端负面的方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容易走极端,这个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尽可能地和孩子建立并保持一种良好的亲密关系,让孩子感觉到足够的爱和安全,坚定他的自信心 。
大致思路就是如此,如果想了解更多更详细,可以查看我在头条中的发文和以前的回答 。

孩子读初一了,第一次月考考得很差,学习态度不积极,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