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安慰失去亲人的亲戚?

谢谢!
人生失去亲人是最大的伤痛,任何安慰都是苍白的,节哀顺便是礼节性的安慰,真要去安慰,考虑以下几方面:
首先搞清楚你和他的关系,你们如果是泛泛之交,那安慰适可而止,让人感觉到诚意就行 。如果你们关系内心不好,那你就礼节性即可,不要安慰,因为你把握不好用词、语气、表格都会容易起反作用,会怀疑你的诚意度 。
其次安慰要结合实际情况,老年人一般是顺亡,帮忙处理好事即可 。若是年轻人非正常死亡,则在帮忙的基础上,要设身处地去沟通,让他们暂时放下悲痛,当然,这种情况下,作用是不大的 。
最后,把握心理很重要,伤痛的人是脆弱的,不要去碰他们痛的地方,比如对失去儿子的父母,千万不要去说,多好的孩子等,咋就说没就没了,你们可咋活 。这是火上浇油,不是安慰 。要引导他们长远看,远处想,用一些事务转移注意力,这样会好点 。
总之,时间是治疗伤病的良药,也只有时间才能让丧亲之痛慢慢缓解,劝慰只是必须去做,但在当时情况下,当事人真的不会任何话而解脱出来!
亲人去世后,自已要悲伤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的回转过来,自已安慰自已,不要走的人为你而担心…
丧事过后,带他出去散散心,不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对于亲人最好的安慰是帮助他(她)解决些实际困难,暂时分散下注意力,感情上的安慰实际作用很小,时间会冲淡一切 。
其实,你哥哥现在需要的不是安慰,他需要的是时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面对的是与自己朝夕相对的妻子天人永隔,任谁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从悲伤中走的出来 。
好好陪伴他吧,孤独是悲伤的催化剂,尽量不要让他一个人独处,别的安慰再多都显的苍白,道理谁都懂,做起来却不容易,他需要时间接受永失所爱的事实,而后才能收拾心情面对余生 。
静静的陪伴,不要说太多的话 。
先讲一个故事 。
有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在学校的时候被高年级孩子欺负了 。她们拽住她的头发,揍她,扯破了她心爱的围巾,还把它扔到了马桶里 。

这一天,对七岁的小姑娘来说实在糟糕透了 。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记忆可能会伴随自己一辈子 。

但是,七十多岁高龄的外婆,拥有一项神奇的本领,她能修改小女孩的记忆,把原本糟糕的事情,替换成美好的回忆 。

外婆说:
“我不希望你因为围巾的事记住今天,所以,我想与其那样,倒不如因为外婆闯进一家动物园而让你记住今天这个日子……”

“还逃出了一家医院,还朝警察扔了屎球 。”

“其实,那是土疙瘩而已!不管怎样,大部分是土啦 。”

“改写记忆是一种很不错的超能力,我觉得 。”

她告诉小女孩“如果你摆脱不了坏事,就必须用更多‘好料’去盖过它 。”

我想象一个七十多岁、身患癌症的老太太,为了修改女孩糟糕的记忆,从医院逃出来,带着她爬围墙,钻到动物园,还朝警察扔粪球,被请到警察局 。

回家的时候,她还不忘教女孩撒谎“如果你妈妈问起来,就说围巾是你试图阻止我爬围墙的时候扯烂的 。”这样的外婆,是每一个七岁孩子的超级英雄 。

这个故事源自《外婆的道歉信》这本书,它一下击中我的内心,唤醒了我身体某处潜藏的力量 。


年轻的时候,我是一个急躁的人,假如过马路遇到红灯,就会变得很焦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