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形象塑造论文,浅论品牌塑造论文( 三 )


3.内涵上
品牌的竞争力,实际上是品牌个性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体现的吸引力和渗透力;而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看竞争力,只有赋予了个性的品牌才具有较强的看点和卖点,从而方能转化为吸引力和渗透力 。 分析我国目前众多品牌,可以看出,多数停留在功能诉求阶段,品牌核心标识过于单一、文化内涵不深 。 如中国的男装,在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布料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 。
尽管在每年的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中国纷纷投巨资,讲排场、请明星、上模特、做广告,但在品牌设计、形象与品牌文化的内涵及时尚魅力上与世界品牌的距离相差至少20年 。
4.定位上
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 。 品牌定位,就是企业把品牌的消费群体相对地界定在某一层次上,以有别于竞争者,长期地占据这一层次的顾客 。 而我国的很多品牌市场定位尚需调整,如“长城电扇、电扇长城”,前者可能告诉人们是“长城牌电扇”,后者“电扇长城”从字面和文化内容来看,匪夷所思 。 是试想接近年青人、还是老年人或是儿童,或者说是有其他的市场定位,但无论从何看,都看不出该品牌的定位在哪里 。
5.延伸上
过宽过滥,认为开发越多就会越好 。 品牌延伸,既可以节省新品牌的宣传推介费用,又可乘成功品牌的东风,迅速拓展市场,打开销路 。 同时,做好了对老品牌也会起到锦上添花、添砖加瓦的喜上加喜效果 。 但是,品牌延伸如果把握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如某药类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品牌,以胃药起家赢得了消费者喜爱、打开了市场、创立了品牌 。 随后,品牌扩张,先是同类延伸到感冒药,消费者接受了,效果显著 。 紧接着来另类扩张,延伸到酒业 。 从常理上讲“胃药”与“酒业”是相悖的,“胃药护胃,饮酒过量伤胃”,像这种背离生活常识和违背了品牌延伸相关性的品牌延伸,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 。 不要说在异类产品之间,就是在同类产品之间延伸,稍有不慎,都会出现“花多而无果”的现象 。
6.环境上
一方面,市场环境上,假冒品牌使企业遭遇危机,并耗费了企业大量的物力、财力 。 另一方面,有些部门和机构又采取“乱点鸳鸯谱”式的评名牌、上品牌,让一些没有很好社会基础的商品,一蹴而就成为名牌、品牌,让广大消费者费解 。 按理说,品牌、名牌最权威的评比专家是社会大众、消费者,或者是相应的主管部门以民意调查结果为基础,认定、评比 。 但是,我们目前采取的“品牌成长方式”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导、中介机构异军突起、社会大众靠边站”,即相关的政府部门纷纷利用自己的职权大搞品牌、名牌认定活动;眼前,一些中介机构没有摆正自己的定位,仍然继续大发“评比名牌”之财;而对社会的态度、消费者的意见置若罔闻 。 这样,使中国品牌成长具有“拔苗助长”之势,既损害了品牌的形象,误导了社会风气,又助长了品牌发展的不正之风 。 如此通过行政方式认定产生的中国名牌、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含金量孰多孰少,差距多大,是不言而喻的 。 因而,评比出来的“名牌”竟然是消费者不认识、不知道,甚至从未听说过的品牌 。 所以,个人认为正常的品牌成长之路应是“行业倡导、政府监管、社会参与、企业负责”,这样,才能造就出一批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品牌 。
四、品牌策略的精髓在于品牌资产核心价值的确立
品牌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但是,如何正确实施品牌策略,充分发挥品牌的作用,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 剥茧抽丝地讲,品牌策略的精髓在于准确确立品牌资产的核心价值 。 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它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 。 品牌核心价值之于品牌犹如灵魂之于人生 。 没有灵魂之人不可能有成功的美好人生;同样,一个品牌没有清晰的核心价值就不可能成长为强势品牌 。 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终极追求,是一个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原点,即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直接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营销传播活动)都要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而展开,是对品牌核心价值的体现与演绎,并丰满和强化品牌核心价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