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进行朝拜

当那条唯捷径省略了朝拜者 , 我便在一滴花露中瞬间彻悟 。在我国的藏传佛教中 , 朝拜是很重要的宗教仪式 , 也体现了朝拜者对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诚心程度 , 你知道是为什么要进行朝拜吗?本期宗教文化为你解析 。
朝拜(adoration)一词指人全心承认天主的绝对、伟大、圣洁、与光荣 , 也甘愿屈服在他的权下─当这种内心崇敬的态度具体地表现在适当的言语 , 和可见的外在行为 。因而朝拜基本上是人将自己整个存有倾向于天主 , 以致于满盈地表现在颂扬、在歌咏、在感恩、以及在其他虔诚的肢体动作上 。本文特别发挥天主教信仰对此一词的理解 。
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 , 口中念念有词 , 多为诵六字真言 , 读作“唵嘛呢叭咪吽” , 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石”(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 , 为难解的佛教术语) , 一边念六字真言 , 一边双手合十 , 高举过头 , 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 , 移至面前 , 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 , 迈第三步时 , 双手自胸前移开 , 与地面平行前身 , 掌心朝下俯地 , 膝盖先着地 , 后全身俯地 , 额头轻叩地面 。再站起 , 重新开始复前 , 该过程中 , 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
还有一种为原地磕长头 , 于殿堂之内或外围 。教徒们与信徒们身前铺一毡或毯 , 原地不断磕长头 , 只是不行步 , 余者与行进中的磕长头一样 , 或还愿 , 或祈求保佑 , 赐福免灾因不同心理意愿 , 而犹入无人之境;教徒们认为在修行中 , 一个人至少要磕一万次 。叩头时赤脚 , 这样才表示虔诚 。
【朝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进行朝拜】还有一种是围绕着寺庙 , 依顺时针方向自寺院正门开始 , 面向寺庙侧向行进磕头 , 亦是三步一磕 , 绕寺而行;或侧向寺庙 , 向前叩进 , 亦为三步一磕 , 仪式中诵唱佛经 , 以六字真言为多 。
磕长头当与藏传佛教有关 , 更与汉族的磕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跪拜礼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繁缛的一种基本礼节 。《周礼·春官·大祝》中记载了九种拜礼:“一日稽首 , 二日顿首 , 三日空首……” , 说明了远在周代这种礼节已成熟而被广泛推广 。“神腰及股而势成危者为跪 , 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 。”
跪从字面上讲是足之势成危状 , 对于被行礼之人 , 行礼者处于人身不安全之状 , 首先以态证明自己对被行礼之人无伤害而无需防范;拜 , 则从其意而观之 , 是说明行礼者对被行礼者表示谦恭 , 口服心服 , 甘于受制于人 , 俯者低视 , 双手下垂及地 , 臣服于君之状不言而喻 。只有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 , 孙中山先生才宣布取消君臣之间膜拜之礼 。
唐与吐蕃相通 , 揭示了两优秀民族之间更大规模的相互学习 。磕长头 , 应当是“稽首 , 服之甚也”之沿续 , 在佛教的威召下 , 信徒们为表明其信仰之虔诚度 , 而将跪拜礼更加繁缛化 , 加上全身俯地 , 益示之臣服 。慢慢地 , 这种仪式不但在宗教领域被推广 , 而且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并加以采用 。这种播种虔诚 , 一生又一生而又劳而无获的仪式 ,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究将只是一种历史现象而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