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年是哪一天?有什么习俗?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跟城市不同,农村里现在还保留着不少传统的风俗和禁忌,在过年前后这样重要的日子里,农村里的禁忌也有很多,我们就来看看小年时,农村里有什么禁忌吧 。
1.忌送花馍,在北方一些农村,逢年过节都要蒸花馍,花馍是种面食,会被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既好看又好吃 。不过在小年蒸的花馍,按照传统是用来祭灶的,不能送给别人 。
2.忌吃多灶糖,灶糖是农村人家在小年必备的美食,它是麦芽糖做成的,吃起来香脆又粘牙,以前农村里孩子们没啥零食吃,灶糖就是他们喜爱的美味 。不过小年吃灶糖,却不能吃太多 。
3.忌宰杀,年前不少农村都要杀猪杀羊,准备过年,不过在湖北一些农村里,小年通常是不进行宰杀的 。
除了这些禁忌外,小年里农村还有很多习俗,比如说贴春联、扫尘、贴窗花等 。
灶王爷的对联贴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 。大部分小年这天是腊月二十三这天,童谣唱到,二十三送着灶王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l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但也有二十四这天为小年,其原因应该是农村买东西都是逢集才能买,有的地方集市少,而农村逢集的日期是,一六,二七,三八,四九,逄十 。如果赶二十三集太远,在原先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靠双脚 。为了方便也就定为二十四为小年了 。小年这天必须买些瓜果糖枣来孝敬灶王爷,来封住他老人家的嘴,让他老人家上天多言好事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嘛 。
问:农村小年是哪一天?有什么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大年,这是人所共知,可对应大年,就有了小年,小年是那一天?小年不是那一天,在人们高兴的时候,可以把任何一个庆祝的日子看做是小年,小年就出现在很多的时日里 。
在人们的习惯里,正的只有一个,副的可以有若干个,就连县长下面还设几个副县长呢,管工业的,管农业的等,这年也要有几个副年也就是小年 。
人们通常把年的序曲和年的尾声都叫做小年,还有人把隆重程度仅次于大年的节日看做小年 。
年有两个序曲,小序曲大序曲,也有两个尾声,大尾声小尾声,人们通常把年的大序曲和大尾声看做是小年,这就是两个小年夾着一个大年 。
年的小序曲是腊月初一,年的小尾声是二月二,腊月初一揭开了年的序曲,腊月初一蹦一蹦,大人小孩不生病;二月二结束了年的狂欢,二月二龙抬头,春风正式吹来 。
年的大序曲是腊月二十三,年的大尾声是正月十五元霄节 。二十三,粘糕粘,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灶王爷升天,二十三正式进入年关,有好吃的也是从二十三这天数起,什么"三糕四团五菜饺″了等等,二十三之前不数这些吃的,二十三这天要祭灶,所以把腊月二十三这天看做是大年前的小年 。
正月十五元霄节,正月十五是过大年后的余兴里的又一次狂欢,狂花灯,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吃元霄,猜灯迷,人们把年的狂欢又一次推向高潮 。十五过后,年渐渐远去,直到二月二正式结束,正月十五过后,人们才从欢乐中回到现实,踏下心来投入工作生产,这是大年的一个结尾,所以人们把正月十五元霄节看做是大年后的一个小年 。
中国人对过年情有独钟,可一年中只过一次大年,剩下的就是三百六十天的慢慢等待和祈盼,人们在这等待中就有了很多特殊的节日,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其中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隆重程度是仅次于过大年,文人赏月,农人庆丰,过大年过的是祈盼丰年,过中秋过的是庆祝丰年,两相呼应,所以,人们又把隆重程度仅次于大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看做是小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