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 。 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 。 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 。 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 。 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 。 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义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 。 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 。 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 。 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 。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 。 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 其传导功能 。 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 。 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 。 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 。 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 。 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
5.肾与膀肮:经络相通,互为表里 。 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 。 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 。 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肮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肮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 。 例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 。 如果未能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 。
- 人体颈椎结构图 人体颈椎结构图正常
- 人体胸部器官图分布图 人体右侧胸部上方是什么器官
- 人体背部疼痛对应器官 人体背部疼痛对应器官右侧疼
- 人体胃部位置图 人体胃部十二指肠位置图
- 人体肝脏在哪个位置 人体肝脏在哪个位置示意图
- 江苏扬州个园景区图片 扬州个园图片大全
- 我的理想作文医生500字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律师
- 综合题题库 余额宝综合试题
- 为什么任正非不做正董事长?
- 附正能量满满的早安问候语 赞美早起的经典句子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