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 。在他16岁应试时,因写下《赋得古原草送别》诗而一举成名,誉满京师 。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为千古佳句 。千百年来,白居易的诗作不仅妇孺皆知,而且远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成为中外驰名的著名诗人 。
白居易也是海内外白氏家族的著名先祖人物 。在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广大白氏后裔,以白氏家族祖先中有这样一位著名的诗人为荣,都在祠堂里供奉着白居易的画像或牌位 。
但是,有一个问题却使人们长期迷惑不解: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农历正月二十日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八月十四日逝世于河南洛阳履道里宅邸,葬于洛阳龙门香山寺 。虽然白居易生卒甚至埋葬的地点都是在河南,他却在不少诗、文中一直坚持署名自己是“太原白居易”,这是为什么呢?
【杨岚醉吟先生墓志铭 醉吟先生墓志铭并序翻译】白居易在自撰《醉吟先生墓志铭并序》中写道:“先生姓白名居易,字乐天 。其先太原人也,秦将武安君起之后” 。也就是说,白居易的祖先是太原人,是秦国大将白起的后人 。白起,秦国名将,因功于秦,被封为“武安君” 。后遭疑获罪,赐死杜邮(今陕西咸阳) 。后来,秦始皇念其功绩,封他的儿子白仲于山西太原,所以他的子孙遂为“太原人” 。那么,白居易的籍贯到底在太原何处呢?
据20世纪60年代出土的《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傅致仕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太尉白公(敏中)墓志铭并序》中记载:白居易的十世祖白邕,北魏时任太原太守,封为“阳邑侯”,故“子孙因家焉 。逮今为太原人也 。”我们知道,北魏“阳邑县”,即今山西省太谷县 。其地距离“太原郡”的治所“晋阳城(今太原南郊区晋源镇)”仅有百里之遥 。北魏、北齐时的“阳邑县”,就是隋代改名的“太谷县”,一直都是太原(郡)府的属邑 。
在《永乐大典·太原志》和历代《太谷县志》等方志中,都有白居易五世祖白建的记载:“北齐后主武平□年,县人白建为中书令,封高昌郡公 。武平七年(576)丙申,中书令、高昌郡公白建卒 。”在《太谷县志》卷五“人物功勋”部分,还载有“白建传”“白建轶事”等史料 。
白建(?~576),字彦举,太谷县人,举书算拔萃科 。东魏武定八年(550),高洋废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王朝,任命白建为大丞相府骑兵曹典,“典执文帐,明解书计”,为同僚推崇 。北齐天宝十年(559),高殷继位,白建兼中书舍人 。后授大丞相骑兵参军、员外散骑常侍 。
当时,北方突厥部日益强盛,开始对邻国进行掠夺和战争 。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564),突厥入北齐境抢掳,北齐良马分布在代(今山西代县)、忻(今山西定襄)一带,白建为避突厥抢掠,负责将良马“合数万匹,在五台山北柏谷中避贼”,使良马免受损失 。突厥兵退,白建又将马分散附近的军镇饲养,马匹健壮骠肥 。因此,白建受到嘉奖,累官至尚书、特进侍中、中书令等职,封高昌郡公 。
白建长期与右仆射、尚书令唐邕共同掌握兵马机要,显赫一时,为时人所敬重 。北齐连年战争,军队中骑兵的位置尤其重要,“王业始基,戎寄为重 。”白建所掌的骑兵省的位置更居首位,加之擅长管理兵马,且能恪尽职守,“荣宠之极” 。有“并州赫赫唐(邕)与白(建)”之美誉 。《新唐书》载:“北齐五兵尚书建有功于时,赐田韩城,子孙家焉 。”于是,白建一族从太原阳邑迁陕西韩城 。
- 袁隆平老先生搞出来的水稻都种在哪里了,一年的产量有多少啊?
- 郭德纲提出邀天津老先生参加相声春晚,对相声团结有何积极意义?
- 民间风水大师赵易 赵先生别墅风水
- 金庸先生去世了,你最喜欢金庸的哪一部小说?为什么?
- 饥荒养兔子怎么变兔人
- 《游子吟》的古诗
- 你怎么看87岁的袁隆平在社交网络刷屏是因为老先生飚英文向世界介绍超级水稻?
- 关于古诗的故事
- 暮江吟的解释意思 暮江吟的诗意和赏析
- cf英雄武器换购202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