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国将领秦叔宝是”玄武门之变“功臣之一吗?

很多人认为,秦琼没有参加李世民发起的“玄武门之变”,因而,秦琼后来的官职不如尉迟恭等人 。
事实上,秦琼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之一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是因为太子李建成建议李渊,将李世民帐下的主要将领秦琼,尉迟恭,程知节等掉到李元吉手下去出征 。
李世民感到是在削弱自己,随即要发起事变,尉迟恭,程知节,秦琼,徐茂公等都明确支持 。秦琼更是参加了事变,并且帮助李世民清楚了李建成,李元吉余部 。
在事变过程中,秦琼只是没有像尉迟恭那样冲进了李渊的寝宫,逼迫李渊而已 。
626年8月,李世民登基,任命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封邑七百户 。之后秦琼因常年征战,旧伤复发,就很少参加战争 。
638年,秦琼因病去世 。五年后,秦琼的画像出现在表彰大功臣的凌云阁里,成为唐朝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后来成为民间传颂的门神 。
不是!
唐朝的开国将领秦叔宝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之一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秦叔宝虽然是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但却不是主谋的核心人物 。他是在李世民做出政变的决策之后,做为部将参加了行动,当然也是功臣 。但要说起“玄武门之变"中功劳最大的,应该数长孙无忌和尉迟恭 。这二位是推动李世民做出决策的人,他们是既费心谋划,又出力参与的,秦叔宝仅仅是行动中出力的 。所以在玄武门之变的功劳中比不上长孙无忌和尉迟恭 。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一文一武,是玄武门之变中的头功 。我们知道李世民的手下,武将还有两位厉害的人物是李靖和李勣(徐茂公),文官还有两位是房玄龄和杜如晦 。为什么是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了头功?说起来原因也不复杂,这与各人的身份地位有关 。
门神形象的秦琼
李靖和李勣都是大将之材,他们归附李唐之后,凭本事吃饭,没必要陷入皇室的内斗之中去 。李家无论谁上了台,都会用他们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情况也一样 。如果李世民决定自己创业,他们可以参股,否则谁上台,他们一样会被认用 。
在李世民发动政变之前,房、杜筹人己经被调离秦王府了 。因此,李世民政变的决心是在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的推动下做出的 。房杜回来之后,李世民决心己下 。所以,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和长孙无忌的功劳在秦叔宝和房、杜之上 。
长孙无忌与房杜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既是李世民的发小,又是李的大舅哥 。所以他入股李世民和入股其它人是有明显不同的 。入股李世民,他是铁定董事会成员,入股其它人有没有机会都难说 。这是长孙无忌力促李世民政变的原因 。
尉迟恭力劝李世民政变,道理上与长孙无忌有相同之处 。自己虽然能力很强,但与李靖和李勣比起来,差距还是明显的,所以,站队卡位就很重要 。厨迟恭是坚决站在李世民一边的,从这一点上就可看出,尉迟恭决不是简单的大老粗,而是很有政治谋略的 。
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秦叔宝与尉迟恭差不多的,三鞭换两剑,二人都是李世民身边的猛将 。秦叔宝的水平甚至高于尉迟恭,事实是,秦叔宝的政治水平很一般,远不及尉迟恭 。他的特点是勇敢和忠诚 。
秦叔宝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表现,与他的出身有些关系 。唐初上层,还是以世家为主 。秦叔宝是为数很少的草根逆袭的典型 。他是真正草根出身,既不是名门之后,也没有个姑妈嫁给北平王,也没个表弟叫罗成 。他开始就是一个小兵,给将军来护儿当亲兵 。凭着战场上打仗不要命,慢慢的出人头地了 。跟了李世民之后,他的角色既像是李世民的将军,又像是护卫 。他的武功很好 。李世民在战场上遇到能打的角色,都是秦叔宝为其解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