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上说的“过桥”是什么意思?( 二 )


去年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可以说就是“一笔过桥贷款引发的血案”,整个故事就是以一笔过桥贷款展开的 。在剧中,达康书记的老婆欧阳菁是汉东省京州市城市银行副行长,她通知大风厂老板蔡成功,要求其归还京州商业银行的6000万贷款,但是承诺,大风厂归还贷款的6天后,京州商业银行就可以给企业进行续贷,再借6000万给大风厂,但是需要6天时间走个流程 。蔡成功手头里一时当然拿不出6000万,无奈于是只好把大风厂的股权质押给山水集团的高小琴,并许以日息千分之四的超高利率借款6000万 。
这6000万就是我们说的“过桥贷款”,为的是能够续上6天空档期,让银行能完成收贷——放贷的过程 。然而,6天之后6000万没有下来,大风厂面临被高小琴吞并拆迁的命运,剧情由此展开 。
其实京州商业银行这就是一种抽贷行为,众所周知,银行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很多银行看到企业出现了一点经营困难,为了自己放出的贷款不坏账,往往会以各种理由要求企业归还甚至提前归还借款 。就像剧中的欧阳菁,后来她自己解释是归还贷款后银行的风控发现大风厂已经到了倒闭边缘,所以没有给大风厂贷款,听上去好像合情合理,但毫无疑问这次抽贷成了压垮大风厂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银行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失,忽悠企业也是常有的事 。剧中的人物冲突也就此展开,蔡成功认为欧阳菁是跟高小琴合谋骗取了大风厂的股份,而欧阳菁则坚称不给大风厂续贷是因为抽贷后银行的风控发现了大风厂的经营问题,上演了一幕“罗生门” 。

财务上说的“过桥”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过桥贷款的利率一般很高,目前市面上千一、千二一天是非常普遍的,千二一天什么概念,相当于年化72%的高利贷,就是说你借别人100万,一年的利息明年要还172万 。而人民的名义中蔡成功跟山水集团借的过桥贷款利率高达千四,年化的话就是144%,一年的利息就远远超过本金了 。很多时候企业自己的经营当然还不上这么高的利息,不停地借新还旧,最后成为旁氏债务,结果越滚越多,直到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彻底枯竭,企业轰然倒塌 。

过桥贷款很多时候就是饮鸩止渴,很多企业到了借过桥贷款的时候可以说往往已经是命悬一线了,现金流在崩溃的边缘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没有太多的渠道,也给了很多放高利贷的人获利的空间 。
问题中所谓的财务上的“过桥”,想必说的是“过桥贷款”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过桥贷款” 。
对于很多不常接触财务专业知识的人而言,对“过桥贷款”的认知恐怕还停留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热播剧上,剧中大风厂的蔡成功就是因为一笔五千万的过桥贷款被人下狱从而引出了一系列的贪腐事件的 。
那么,“过桥贷款”到底是什么?
书面解释为:
在实际运用中,通常是指A公司欠甲银行的贷款马上就要到期了,但A公司向乙银行的贷款还没有批下来,所以这个时候A公司暂时向B公司借了一笔钱来还银行贷款,同时付给B公司一定的利息作为资金使用成本 。当乙银行的贷款一下来,A公司就将这笔钱连本带息还给B公司,这笔钱就是“过桥贷款”,而那笔利息就是“过桥费” 。
财务上说的“过桥”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一般情况下,B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的话,会要求A公司出具一定的抵押物,可以是股权也可以是公司的实物资产 。
举个例子:
韩梅在银行贷款了500万开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到了还款期,但韩梅资金紧张周转不开,需要再跟另外一家银行申请贷款 。而银行贷款需要一定的时间审批,于是韩梅就跟李雷说:“朋友,看在我们年少的情谊上,借我500万过个桥,一周就还 。”李雷念在同学情谊和高额利息上欣然同意,解了韩梅的燃眉之急 。过了一周,新的银行贷款批复,韩梅连本带利还了故人 。这就是一笔正常的“过桥贷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