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七绝,七言有何区别五律,五绝,五言有何区别?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 。
七绝属于近体诗 。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从句数、字数来说刚好是七言律诗的一半;就其平仄来说,七言绝句的格式,恰好是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前半首和后半首 。
七言包括七言歌行体、七言律诗、七言绝句 。七言歌行体是特殊体例,首创于魏文帝草曹丕的《燕歌行》 。是一类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一般句数不定,而每句字数是固定的 。在诗题中常见有“歌”、“行”的字样 。

七律,七绝,七言有何区别五律,五绝,五言有何区别?

文章插图



谢邀 。


七律,七绝,七言有何区别?五律,五绝,五言有何区别?
这是一些基本的概念问题,我们学习古诗词,从熟悉、赏析到创作,需要对这些基本知识了解清楚,才不会闹笑话 。
有朋友说,这么简单,有什么笑话可出?光看字面就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
真的那么简单吗?
真的这么简单 。
问题是这简单的定义中就是有让人混淆的地方,让无数初学者在创作的时候闹出高手翻白眼的笑话——其实说破了也很简单,但是不问,想当然的话是必错的 。
这好像是千年来诗人和诗歌规则专门为初学者定的一个下马威,先让你吃个瘪 。



“七律,七绝,七言”和“五律,五绝,五言”这两组概念的区别很明显就在于“七”、“五” 。
这个数字就是组成诗句的字数,七个字一句的我们称之为“七言诗”,简称“七言”,而“七律”、“七绝”是在“七言诗”的范畴之中 。同理,五个字一句的诗我们称之为“五言诗”,而“五律”、“五绝”则处于“五言诗”的领域下 。
所以七言包括七律、七绝,五言包括五律、五绝 。
我们要注意,如果一首诗既有五言句子,又有七言句子,那么既不是“五言诗”,也不是“七言诗”,那就属于“杂言诗”,又称“长短句”,如果有词牌名附着,那就是“词牌” 。
“五言、七言”只是单纯五言一句或者七言一句的诗 。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这个“律”字就代表格律,所以七言律诗必然是遵守平仄格律的近体诗 。平仄格律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有专门的专栏详解 。
那么“七绝”自然就是“七言绝句”的简称了?
非也 。
这个地方就会出现问题了,大部分的初学者犯错就在这里 。
“七律”是遵守平仄格律的八句七言律诗,“七绝”是遵守平仄格律的四句七言绝句 。
这个概念是没有问题的 。
但是绝句中的“绝”字是指“四句为绝(截)”,并不是指格律 。所以“七言绝句”这个概念并不是遵守平仄格律的“七绝”,他还包括了不遵守平仄格律的“七言古绝” 。



也就是说,“七言绝句”分为“七言古绝”和“七言律绝”,而“七绝”这个简称仅仅是指“七言律绝” 。
而“七言古绝”和不遵守平仄关系的七言八句,都统称为“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
明白了吗?为什么我们说初学者或者半桶水会闹出笑话?
那就是他们以为“七绝”就是“七言绝句”,所以写出来不遵守平仄格律的“七言绝句”,他却标上“七绝”,却不知道这其中完全错了,因而才会被人笑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