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之后温度很高,田间干活的农民是怎么防暑降温的,都有那些方法?( 二 )


很多人觉得 , 烈日炎炎 , 16℃的空调和冰冻的冷饮降温最好 。
殊不知 , 当人运动或刚经历室外的高温 , 突然喝下冷饮或者马上吹冷空调 , 大脑会“误认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 , 于是“下令”停止排热工作 , 如此 , 汗毛孔散热困难 , 余热积蓄 , 更容易中暑 。
高温天气里 , 不论运动量的大小 , 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 , 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 至少每小时喝2 — 4杯温水(500 — 1000 毫升) , 水温不宜过高 , 少量多次饮用 。
最好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 。同时 , 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 , 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
注意饮食调节
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 , 更要少吃辛辣之品 , 否则 , 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 , 影响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 。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 , 佐以鱼肉蛋奶 , 保证人体必须的水分、盐水、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
农村新报讯 7月12日入伏 , 多地正式进入“高温模式” , 田间劳作的人员 , 应注意做好高温防护 。长时间在田间地头劳作 , 气温高 , 劳动强度大 , 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温 , 很容易中暑 。中暑时 , 轻者头痛、头晕、心慌、两眼发花、全身疲倦 , 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重者恶心、呕吐、皮肤灼热 , 体温高达40℃ , 严重时会出现说胡话、意识不清等 , 需立即送医院治疗 。预防中暑 , 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高温期间在田地里干活 , 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日晒最猛烈的时间是从早上11点到下午3点 , 应尽量避开 。应穿宽松、透气、色浅的衣服 , 最好能戴草帽 。尽可能创造一个隔热、通风、遮阳的劳动环境 , 如经常用水喷洒四周 , 架设凉棚遮阳 。建议多喝茶水或盐茶水 , 也可自制清凉饮料 , 如绿豆汤等 。高温天外出劳作 , 可常备风油精 , 擦人中、太阳、印堂等穴位 , 可防中暑和感冒 。或带藿香正气水 , 可用于暑气造成的腹泻、腹痛、呕吐 。

入伏之后温度很高,田间干活的农民是怎么防暑降温的,都有那些方法?

文章插图
关于这个问题山客来回答 。今天已经是7月7日了 , 还有5天时间今年就入伏了 。
入伏后温度上升很快 , 是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时间段了 。不过今年重庆的天气比较特别 , 最高温度也才35度左右 , 很多时候还算凉快 , 比如今天这个时候(早晨7点50分)就很凉快 。
三伏天天气闷热 , 那农民下地干活怎么预防中暑呢?
以山客老家的情况来说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作息时间 。其他季节一般是6点过才下地 , 要干到10点左右回来做饭 , 下午4点左右吃了晚饭后再下地干到7点半的样子 。我们老家基本都是吃两顿饭 。
作息时间上就避开了中午最热的节点 , 在村里基本没有大中午下地的 。
另外 , 在我们村里树木比较多 , 躲阴凉的地方也非常多 , 热了累了树荫底下休息一会儿 。还有老乡夏天下地会带个水壶到了地头就近灌点纯山泉水 , 冰凉透心与冰箱拿出来的一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