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韦贵妃、杨妃,唐太宗的这三位后妃到底是否得宠?( 七 )


而在玄武门事变的当夜,不仅高士廉、长孙无忌积极出谋划策,长孙皇后本人也亲自出面慰问、激励李世民麾下的勇士,让众人无不振奋感激 。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入主皇宫,长孙氏自然也成了皇后 。虽然母仪天下,但长孙皇后仍保持着朴素、低调的作风,由此越发让李世民敬重 。
跟很多夫妻一样,李世民回宫后经常与皇后谈及工作 。他知道妻子饱读诗书,于是经常就一些朝廷大事询问长孙皇后的意见 。
对于绝大部分皇后而言,能够参与朝政,可谓梦寐以求的事;但长孙皇后却完全相反,她说:“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即女子乱政,是家国败亡的根源,自己不会参与 。越是这样,李世民却越是执意要讲,但长孙皇后从头至尾不发一言,让李世民讨了个没趣 。
长孙皇后虽不参与政事,但对于李世民政务中的明显失误或不足,她总会以合适的方式进行提醒 。比如她多次劝说李世民善待、尊重魏征;时常替那些触怒龙颜的后宫工作人员开脱,避免冤枉、委屈事件的发生 。
此外,深知若外戚过于受宠,对自己家族、对王朝都不是好事,长孙皇后屡屡劝说不能过于重用长孙无忌、长孙安业等兄长 。这与其它皇后唯恐自己的家族不能位居高位的心态相比,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
长孙皇后病重时,太子李承乾曾建议请父皇大赦天下以消灾避难,这也是古代皇室面临灾害时的常见手段 。但长孙皇后极力反对,她认为:“死生有命,非人力所能改变;发布赦令,是破坏国法的行为” 。因此不准儿子提及这事 。
李承乾由此不敢吱声,只能偷偷告诉房玄龄 。李世民获悉后,越发感动 。后来在群臣的建议下,李世民决定破例大赦天下时,长孙皇后拖着病体坚决阻止,最终作罢 。
长孙皇后临终前,留下遗嘱,愿“因山为垅,无起坟,无用棺椁,器以瓦木,约费送终”即简朴下葬;此外再三叮嘱李世民要继续“纳忠容谏”,不要接受谗言,同时注意体恤民力、节省费用开支等等,无一不是披肝沥胆之言 。
不久后,长孙皇后去世,年仅36岁 。李世民由于思念过度,时常在皇宫城楼上眺望皇后陵墓的方向痛哭流涕 。
中国古代的王朝衰败、政权更迭,时常跟后宫参政、外戚专权脱不了干系,在绝对权力的诱惑下,多少女子为了母仪天下而不惜抛弃伦理道德、坏事做尽 。但长孙皇后作为深受李世民敬重的后宫之主,从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束缚自己的宗亲,可谓古代宫廷乱局中的一股清流 。
就像明代名相张居正说的那样:“太宗外有忠臣,内有贤后,天下安得不太平” 。贞观之治,有长孙皇后的功劳 。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从位分来看,韦贵妃,杨妃,身家都不清白,二人在成为皇妃前,都有过婚史 。

长孙皇后、韦贵妃、杨妃,唐太宗的这三位后妃到底是否得宠?

文章插图


韦贵妃闺名珪,一开始嫁给了隋朝兵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下了一个女儿 。后来,李子雄起兵,兵败后,韦珪便成了罪臣家属 。直到武德元年,李渊即位,大赦天下,韦珪才得以自由 。后来李世民在洛阳大败王世充,并娶了王世充的儿媳妇韦尼子和韦珪(二人堂姐妹关系),李世民登基后,封韦珪为贵妃,韦尼子为昭容 。贵妃是当时的四夫人之首,位列正一品 。据说,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温婉雅致,并非传说中的阴毒狠辣,专横跋扈之人,李世民对她也是宠爱有加 。
长孙皇后、韦贵妃、杨妃,唐太宗的这三位后妃到底是否得宠?

文章插图

杨妃,李世民之弟李元吉之妻 。当年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兵败而亡,女眷被充入后宫 。而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则被李世民看中,纳入后宫,起初只是普通妃嫔,后来封妃,又至贵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