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礼记内则原文及译文( 三 )


【注释】
①待:等待父母公婆改变旨意 。
②姑:姑且 。下同 。
③虽:句首助词,无义 。
④表礼:明说其罪过 。礼,所犯之礼 。
【翻译】
做儿子做媳妇的,如果想得到孝顺的赞誉,对于公婆父母的旨意,要做到不违背、不懈怠 。如果父母公婆让他们吃东西,儿子儿妇不喜欢吃,也应装着喜欢少吃一点,等到父母公婆察觉之后说不喜欢吃就行了,这才停下口来 。父母公婆赐给他们衣服,虽然不喜欢也应暂时穿在身上,等到公婆父母说话才将其收起,然后脱下 。对于父母公婆交代他们的事情,可能会交由他人代办,虽然不想但也应让他们代办,等到别人将事情办砸后,自己再和颜悦色地从头收拾 。当儿子媳妇在辛勤劳作时,做父母公婆的很心疼他们,就会劝说他们别那么着急,并且让他们要注意休息 。如果儿子和媳妇不孝敬公婆,不用着急埋怨,可以先教育他们:如若教育不管用,那就要责罚他们;如果责罚还不行,那就将儿子赶出家门,把儿媳休回娘家 。即便如此,也不会和别人谈起,免得家丑外扬 。
【原文】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谏若不入,起①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 。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甚爱之,虽父母没,没身敬之不衰 。子有二妾,父母爱一人焉,子爱一人焉,由衣服饮食,由执事,毋敢视父母所爱,虽父母没不衰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 。”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 。
【注释】
①起:更加之义 。
【翻译】
父母有了过失,作为儿子应该心平气和、低声下气地劝谏 。如果劝谏没有效果,做儿子的就应更加恭敬更加孝顺,等到他们高兴时再趁机劝谏 。再次劝谏或许会惹父母不高兴,但是与其让父母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可自己犯颜苦谏 。如果苦谏招来父母的怒火,将自己打得皮开肉绽,即便如此也不敢生气抱怨,而是更加恭敬更加孝顺 。父母有十分宠爱的贱妾及庶子、庶孙,即便父母离世,儿子也要一直敬重他们 。儿子如果有两个妾,父母喜欢其中的一个,但是儿子却宠爱另外一个,这时不管是吃穿方面,还是干活方面,儿子宠爱的那一个都不能与父母喜欢的攀比,父母即使死去了也是这样 。儿子觉得妻子很好,但是父母却没有看上眼,那就应该将其休掉 。儿子对自己的妻子不满意,但是父母说:“这个媳妇很会侍候我们 。”那么儿子就要以夫妇之礼相待,终身不变 。
【原文】
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舅没则姑老,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介妇请于冢妇 。舅姑使冢妇,毋怠,不友无礼于介妇 。舅姑若使介妇,毋敢敌耦于冢妇,不敢并行,不敢并命,不敢并坐 。凡妇,不命适私室,不敢退 。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舅姑 。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以待乏 。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则必复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
【翻译】
虽然父母已经离世了,儿子将做好事,想到这会给父母添光,就会有勇气去做;如果做坏事,想到会损坏父母的名誉,那就会及时收手 。公公去世,主持家务的事婆婆就要传给长妇 。每逢祭祀或招待宾客,虽然婆婆此时已经放权,但是作为长妇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向婆婆请示,不敢专断 。而介妇遇事则要向长妇请示,不可以直接向婆婆请示 。对于公婆使唤,长妇不可懈怠,也不能觉得自己的位分高于介妇而对其无礼 。公婆如果使唤介妇,介妇也不可忘乎所以,不敢和长妇攀比,不与其并肩而行、并肩而坐,不敢像长妇那样发号施令 。不管是长妇、介妇,公婆如果没有发话让她们回避,她们就要一直在一旁伺候,不敢告退 。如果媳妇们有事想办,不管事务的大小首先应当请示公婆 。当儿子当媳妇的,财货、牲畜、器物不属于自己私有,不能私自借东西,也不能给他们东西 。媳妇如果得到娘家亲友馈赠的饮食、衣服、布帛、佩巾、苣兰,接受之后要献于公婆;公婆接受了,媳妇就会开心,如同自己刚接受了亲友的馈赠一样;公婆如果将东西赐予自己,那就要推辞;如果实在推脱不了,就要像重新受到公婆赏赐那样地接受下来,将其收藏好,以备不时之需 。媳妇如果要向娘家亲友赠送什么东西,要先向公婆说明缘由,公婆拿出东西来赏赐自己,之后才可以赠予他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