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宿昔:宿,止的意思;昔,久远的意思;宿昔,指羁留日久 。
⑥侠脊之脉:指脊柱两旁深部的经脉 。
⑦背俞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 。
⑧厥气:指寒气 。
⑨泄:向上泄逆 。
⑩竭:遏制的意思 。
坚而血及陷下者:这里指局部触诊 。坚,坚实的,是邪盛;陷,陷下的,是不足 。
气缓:指气涣散不收 。
气消:悲伤则心系急,营卫之气阻遏于上焦化热,热邪耗伤胸中气血,所以叫气消 。
举痛论篇参考白话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把天道验证于人;善于谈论古今的,必能把古事与现在联系起来;善于谈论别人的,必能与自己相结合 。这样,对于医学道理,才可无所疑惑,而得其至理,也才算是透彻地明白了,现在我要问你的是那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的诊法,使我有所体验,启发蒙昧,解除疑惑,能够听听你的见解吗?
岐伯再拜叩头问:你要问哪些道理?黄帝说:我希望听听五脏突然作痛,是什么邪气致使的?岐伯回答说:人身经脉中的气血,周流全身,循环不息,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留滞,凝涩而不畅通 。如果寒邪侵袭在经脉之外,血液必然会减少;若侵入脉中,则脉气不通,就会突然作痛 。
黄帝道:有的痛忽然自止;有的剧痛却不能止;有的痛得很厉害,甚至不能揉按;有的当揉按后痛就可止住;有的虽加揉按,亦无效果;有的痛处跳动应手;有的在痛时心与背相牵引作痛;有的胁肋和少腹牵引作痛;有的腹痛牵引大腿内侧,有疼痛日久不愈而成小肠气积的;有突然剧痛,就像死人一样,不省人事,少停片刻,才能苏醒;有又痛又呕吐的;有腹痛而又泄泻的;有痛而胸闷不顺畅的 。所有这些疼痛,表现各不相同,如何加以区别呢?
岐伯说:寒气侵犯到脉外,则脉便会受寒,脉受寒则会收缩,收缩则脉象缝连一样屈曲着,因而牵引在外的细小脉络,就会突然间发生疼痛,但只要受热,疼痛就会停止;假如再受寒气侵袭,则痛就不易消解了 。
寒气侵犯到经脉之中,与经脉里的热气相互交迫,经脉就会满盛,满盛则实,所以就会痛得厉害而不能休止 。寒气一旦停留,热气便会跟随而来,冷热相遇,则经脉充溢满大,气血混乱于中,就会痛得厉害不能触按 。
寒气侵入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便不能散行,细小的脉络因之绷急牵引而痛,以手揉按,则血气可以散行,所以按摩后痛就可停止 。
寒气侵入了督脉,即使重按,也不能达到病所处的地方,所以即使按了也无效益 。
寒气侵入到冲脉,冲脉是从关元穴起,循腹上行的,所以冲脉的脉不能流通,那么气也就因之而不通畅,所以试探腹部就会应手而痛 。
寒气侵入到背腧脉,则血脉流行凝涩,血脉凝涩则血虚,血虚则疼痛 。因为背腧与心相连,所以互相牵引作痛,如用手按之则手热,热气到达病所,痛就可止 。
寒气侵入到厥阴脉,厥阴脉环络阴器,并系于肝 。寒气侵入脉中,血液不得流畅,脉道迫急,所以胁肋与少腹互相牵引而作痛 。
逆行寒气侵入到阴股,气血不和累及少腹,阴股之血凝涩,在下相牵,所以腹痛连于阴股 。
寒气侵入到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脉凝涩,不能贯注到小肠经脉里去,因而血气停住,不得畅通,这样日久就成小肠气了 。
寒气侵入到五脏,则厥逆之气向上散发,阴气衰竭,阳气郁遏不通,所以会忽然痛死,不省人事;如果阳气恢复,仍然是能够苏醒的 。
寒气侵入肠胃,厥逆之气上行,因此发生腹痛并且呕吐 。
- 史记伯夷列传原文注释 伯夷列传原文及翻译
- 宋书陶潜传原文及翻译 陶潜传原文及翻译
- 清溪行古诗原文及翻译 青溪王维翻译赏析
- 触龙说赵太后重点注释 触龙说赵太后全文翻译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朗诵及赏析
- 十五夜望月译文及注释 十五夜望月王建翻译
- 望岳古诗的意思翻译 望岳译文及赏析
- 鱼我所欲也原文朗读及翻译 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 鹧鸪天代人赋宋辛弃疾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翻译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及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