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案类综艺( 二 )


杨慧说:“一个内容已经在市场上试水,形成了相对有黏度和忠诚度的观众——粉丝,那他们对内容可能会有一点不满足 。那好,我们就把其中的场景元素、故事元素、人物元素循环使用,即形成‘宇宙’,让粉丝得到更多,甚至形成一种独特的参与体验 。”
“宇宙”对观众有黑洞般的吸引力 。不少网友加入了绘制“明侦关系谱”的行列 。苏绮为了找齐这些蛛丝马迹,回看前几季,一边看一边拿小本本做记录 。而且,观众在看到这些联动的情节时,会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一如回到5年前的那个春季,顺便感叹“爷青回” 。
结合社会议题,让年轻观众看后有更多思考
除了推理和“梗”,观众还在综艺里看到了其他东西 。
《夜半酒店》涉及儿童保护话题,明确告诉公众:父母闭口不谈“性”,会使孩子缺失保护自己的意识;“裙子”从来不是原罪,错的是那些恶意看待的视线;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阳光下肆意奔跑,无拘无束 。
在《NZND顶牛演唱会》中,探讨的是由“追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一个畸形的粉圈,粉丝疯狂打榜、氪金、追私,艺人炒作、抄袭、塌房;一种病态的关系,艺人对粉丝高度流量依赖,粉丝对艺人过度干涉 。
《忘忧杂货铺》切入的是抑郁症群体,一群人在自杀游戏引导下,结束绝望和痛苦,案情很窒息,但更窒息的是案情背后每个角色的故事 。《还是漂亮惹的祸》探讨因为相貌歧视引发的心理焦虑、资源分配不合理,继而滋生“整容贷”等社会问题 。
刘思思也看过《密室大逃脱》等其他推理综艺,相对而言其“好玩”的成分更多一些,“我觉得综艺也是需要立意的,在轻松搞笑的东西之外,给观众不一样的东西” 。何舒说:“虽然综艺的娱乐属性不可否认,但有社会意义的表达让节目长久常新,更重要的是这可以影响很多人,甚至可能改变一些观点 。”
杨慧和一些学生聊过,发现他们看一些沉重的社会新闻,心里会有久久挥之不去的压抑感,有时候会下意识地拒绝深入其中,“如果能以稍微‘轻’一点的方式让他们来接触,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
“观众的心理需求是很复杂的,人性本身就比较复杂,所以这些年我们既能看到轻松娱乐的网络文化的流行,也会看到一些紧扣社会痛点的文化节目引发大家的共鸣 。”杨慧说,“推理探案的文艺作品,涉及犯罪,如果只是作为纯消遣,可能会让人觉得过‘轻’;而如果和社会议题结合,在结尾处提炼和升华主题,就可以使其兼顾娱乐性和社会性,让年轻观众看后有更多思考 。”
【探案类综艺】《夜半酒店》是《明侦6》屡被提及的一集,这让刘思思想起了电影《素媛》:儿童性侵的话题大家在网上讨论挺多,但能直面的综艺就很少 。苏绮说:“看到这一段,真的有一点想落泪,演员就像站在小女孩身体里去说话,我被打动了 。”(记者蒋肖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