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全文解读及大意 小石潭记拼音版原文及翻译( 四 )

伐竹取道 。
③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④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和“潭西南而望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答案:游览顺序:发现小潭—潭中游鱼—小潭源头—游览感受
3.作者写小石潭的水“清”,笔法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写水“清”这一特点的?你由此还能联想到哪些与它有关的古诗文名句?
答案:(1)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先正面落笔,勾勒了潭水清澈的特点(水尤清洌),然后用侧面烘托手法,虽无一字写水,却处处在写水的清澈,用“潭中鱼可百许头”写鱼历历可数,又像在空中游动一般,阳光照射,影子落在石头上,此段文字用鱼、阳光、影子烘托出水的清澈 。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4.作者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案:抓住溪身的蜿蜒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小溪,就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 。通过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
5.本文描写小石潭融情入景,在小石潭的自然风光中,投入了作者本人的身影 。结合写作背景,试分析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
答案:作者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甚至把这种幽静渗透到人的心灵里,把景物与心情结合起来,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身世遭遇的反映,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
7.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文章以生动传神之笔,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生趣,同时寄托了作者谪居荒远之地的孤寂忧愤的心情 。
六、中考链接
(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9.本文作者 (人名) (朝代)文学家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水尤清冽 ( ) (2)佁然不动 ( )
(3)悄怆幽邃 ( ) (3)隶而从者 ( )
11.第一段作者从哪些反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2分)
12.“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鱼的影子投在石头上 。请结合第二段内容,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有哪些 。(2分)
13.统观全文,小石潭合作者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3分)
【答案】
9 .柳宗元 唐代
10.清凉;呆呆的样子;忧伤的样子;跟随
11.水特别清冽,以整块石头为底,潭岸岩石形状各异,岸边树木茂盛秀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