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本是一个词牌 。《乐府杂录》记载,此词牌又名《谢秋娘》 。谢秋娘是唐朝李德裕的宠姬,美丽且能歌善舞,二人感情深厚,共同在江南生活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后谢秋娘亡故,李德裕作词悼念,遂命名此词牌为《谢秋娘》,又名《望江南》、《梦江南》、《忆江南》等 。白居易选择这个词牌,表达其对江南的深厚的眷恋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是描写江南,尤其是描写苏杭二州的最经典也是最美好的诗句,从古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更是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最好的注释 。今天,通过对三首《忆江南》的赏析,来深入分析为何人们对于江南会有难以割舍的情结 。
一、道不尽的江南好三首《忆江南》是白居易在晚年67岁所写,此时他已经不在苏杭二州任职,身居洛阳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至长庆四年为杭州刺史,之后为苏州刺史,但因眼疾回到洛阳 。可以说这三首词是白居易的追忆江南之作 。这三首诗歌从不同角度描写江南之美 。
1.旖旎风光醉人心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无疑是描写江南中经典语句 。江南风景如画,诗人选取最具典型性的景物来描写 。春花如火焰,绿水如蓝草,如火春花配以绚烂日出的背景则更显其色彩鲜明艳丽,夺目明亮 。春花与绿水,相映成趣,描绘出江南一派明媚盎然的风光 。
如果说第一首诗,诗人选取的是江南的掠影,体现江南整体上明媚艳丽的风格 。那么第二首则撷取杭州具有典型性的风光进行描摹 。杭州美景不胜枚举,但诗人只挑选两处进行描摹,选材不落窠臼,描绘出杭州别致风韵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诗人描写了灵隐寺寻桂子,以及钱塘江涨潮两个意境截然不同的景色 。体现杭州既有江南之宁静柔美,亦有壮阔之雄风 。一静一动,尽显不同韵致 。
《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 。’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 。”月桂香气甜美细腻,此时不仅有视觉描摹,亦有嗅觉描摹 。
钱塘江涨潮,白浪滔天,瞬息万变,惊心动魄,这是动景 。诗人选景超出以往描摹江南的景色,选择壮阔之景,展现杭州不一样的壮美 。
2.温婉柔美俏佳人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则是在苏州难忘的场景 。诗人一面品尝美酒,一面欣赏美女起舞 。中唐时代,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春竹叶”的命名即如此 。“娃”,美女 。江浙一带自古出美女 。对于吴宫的想象,似乎又让我们追溯到美女西施,引发读者联想 。“醉芙蓉”,画面感极强,如花的美人面色娇羞,如喝醉酒似的红润动人 。
3.为政清明与民乐
《忆江南》不仅仅是忆景忆人,最为重要的是为政苏杭时期是白居易为官最为得意的时期 。白居易曾被贬江州(江西九江),这是其为官中的低谷,此时写下著名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见《琵琶行》) 。而后白居易得以执政杭州,刚从政治低谷走出的他为政尽心尽力 。
为政杭州时期,白居易治水有方,对于西湖的治理,功不可没,留下了著名的白堤;后来他又担任苏州刺史,对“七里山塘”的治理,百姓们亦有口皆碑 。
白居易结束杭州任职,百姓备水酒宴席,夹道相送,白居易感动不已 。留意下《别州民》:“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
- 月夜忆舍弟赏析及全文解读 月夜忆舍弟古诗意思是什么
- 送春王令古诗带拼音全诗 送春王令古诗翻译
-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解释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翻译
- 汉乐府的江南诗句意思 汉乐府江南赏析
- 望江南温庭筠全文翻译 望江南温庭筠赏析
- 描写春梦的古诗 形容一夜春梦的诗词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朗读原文
- 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赏析
- 水仙子咏江南翻译赏析 水仙子咏江南翻译
- 杜甫石壕吏全诗赏析 杜甫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