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诗文赏析及全文解释 李白写的春夜洛城闻笛的翻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 。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 。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 。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 。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 。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 。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 。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 。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
- 原文赏析及解释诗意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淘宝iFashion星耀计划参与流程及规则
- 采莲曲古诗意思全解 采莲曲李白翻译赏析
- 记雪月之观详细注释 记雪月之观原文及翻译
- 李商隐无题翻译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原文及翻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翻译
- 狼山观海王安石赏析 狼山观海王安石翻译
- 摸鱼儿原文及翻译元好问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翻译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注释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赏析
- 太湖恬亭翻译及赏析艺术手法 太湖恬亭翻译及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