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死亡恐惧 。面对日益接近的西去,恐惧日增却无法排解 。
所以老人有时候千方百计寻求关注,刷存在感,可惜大多数儿女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以老人预期的方式回应,所以刷存在感的方式越来越“奇葩”……结果适得其反,引起儿女抱怨,从此一脚踏进恶性循环 。
至于如何应对?其实知道了原因也就知道了如何解决,比如儿女有啥事多“请示”老人,即使最后不按他说的做,多请示汇报也会让老人很“得劲”,再有鼓励老人多出门,旅游,聚会,多接触社会等等 。老人的需要并不多,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有尊严,足矣 。
闲了不好玩,自寻有乐,开心每一天就好,
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我来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敬请关注我,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互动 。
从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来看,80岁以上的老人正处于第八个阶段——成年后期 。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的品质 。

文章插图
这个理论可以较好解释这个问题:
人一辈子是最能折腾的,从儿童时代充满理想,辛苦求学,到成人后工作、找对象、结婚生子、抚养下一代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按照世俗的要求去过活 。这是人类繁衍、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
那么到了成年后期,老人需要让自己的人生进一步完善,以便不白来人间这一趟 。这是每一个人必然会经历的一种内心的期望 。所谓“不白活一回” 。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后悔,才不会失望 。如果这种完善感没法得到实现,甚至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仅会失望,而且会产生对外在世界的厌恶感 。
那么也就很好解释为什么老人爱找事 。
这个年龄的老人自知道岁月无多,必然要抓紧完成自己一辈子想完成的事情 。而且因为岁月无多,也不愿意去改变自己,包括性格、生活习惯和观念 。因为他们只是想给自己的一生一个自我感觉圆满的结束,不想去思考和纠正曾经付出的一切 。所以你会觉得有些事情已经毫无意义,为何还要坚持去做?比如原配死了,非要找个新老伴?比如非要花钱写书出版什么自传?这些东西对于后代而言可能一文不值,但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这些愿望没有实现,会无法安心过好老年生活 。

文章插图
这个年龄的老人因为失去了社会的主体地位,必然会感到失落,而希望通过刷存在感而寻求他人的尊重 。曾经或许是个此诧风云的人物,可是人到老年,连自己的儿女、孙子孙女都对自己的观念和做法指手画脚,那种心情是非常难受的 。将心比心,很好理解 。而且人最害怕的是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没有留下一丁点的痕迹 。所谓“万世之名”是历代多少人的愿望 。毕竟这也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努力的最大回报 。因此,当老人不受到待见的时候,他必然会感到厌恶、失落,必然会自然而然的进行反抗 。于是会念叨,会管儿孙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不耐心,老人就更生气,其实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种后代的尊敬,仅此而已 。

文章插图
每个人都会老,包括所有人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对于老人,我们要多尊重,耐心,给予共情,也就是换位思考,站在老人家的立场和身份上去理解事情,有时候不仅仅是道理能够讲清楚的,家庭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给予感情 。人生苦短,有一些冲突和损失都不要太在意 。这样的话,同样老人家会还给我们以智慧和贤明 。
- 清明之后出去工作会不会太晚了?
- 学了急救知识,遇到紧急情况你敢出手吗?
- 猪肉再也不会便宜了吗?
- 分手后你的思恋持续了多久?
- 半夜睡觉时,发现老鼠爬到了床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通过正规渠道进一步反映 学生举报老师剽窃其科研成果申专利
- 泡在药酒坛里的蛇一年了,开坛后为什么还会咬农民的手?
- 家居风水:家里这四个地方有积水,要注意了! 看风水旧房子装修后家里总发水
- 什么奶粉宝宝吃了不上火 婴儿喝什么奶粉不上火
-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老是要勾心斗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