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宋人多以学问为诗 , 写诗如写文章一般 , 条理清晰发人深省 。
其中最出名 , 当属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 , 表面上在写田间池塘 , 写江中大船 , 内地里是在比喻自己读书时悟出的道理 。
对《观书有感》的解读 , 或许可以作为我们解读这一类宋诗的参考 。
今天我们来看杨万里的一首小诗 , 这首诗写得也是日常生活小事 。这当然是杨万里诗歌 , “诚斋体”的一贯风格 , 但这首诗清丽内容的背后是否也如朱熹一般藏着某些人生的大道理呢?
他又想通过这一条潺潺流动的溪水交给我们什么道理?
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 看这首《桂源铺》 。
【诗篇】
桂源铺【临境】
杨万里 〔宋代〕
万山不许一溪奔 , 拦得溪声日夜喧 。
到得前头山脚尽 , 堂堂溪水出前村 。
这首诗在历史中并没有留下什么有意思的背景故事 , 大概一如杨万里一生中其他数以万计的诗歌 , 在某一个清晨、午后、黄昏 , 翻着书页 , 望着窗外 , 诗意就无端汹涌而来 。
诗意这个词似乎没那么准确 , 这首诗大概是有感而发 , 大概是在一次爬山下山的旅途中 。在山顶 , 看到水道狭窄 , 水流湍急;到半腰 , 看到溪水潺潺 , 时有浪花;到山脚 , 溪流行至平地 , 汪洋大观 , 静水流深 。
杨万里对着一路走来的此情此景 , 心中忽然升起对人生的感悟 , 于是写一首诗讲述自己的感悟 , 就有了今天这首《桂源铺》 。
【诵析】
先来看诗歌的内容吧 , 内容其实很简单 , 正如在背景中介绍到的一样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 , 杨万里对于溪流在山中的变化并非移步换景平铺直叙 , 而是运用自己诚斋体的特色 , 赋予溪水和大山以人格 。
在杨万里的诗中 , 溪水成了一位奋斗者 , 他拼尽全力 , 不平地怒吼着 , 想要冲突大山的重重阻拦;而大山则是明显的既得利益者 , 是卫道士 , 是不愿子女远走的父母 , 他也在用全力想要抱紧自己怀中的溪流 , 不让它走出自己的怀抱 。
万重山 , 不许一条纤细的溪流在其中奔流 。
溪水带着年轻的生命的力量日夜反抗 , 发出一声声嘶吼 , 吵闹着 , 叫喊着 , 向大山呼唤自由 。
慢慢地、渐渐地 , 不知是溪水的力量渐渐增强 , 还是大山渐渐失去了控制他的力量和耐心 。总之溪水还是走出去了 , 纵然弯弯绕绕 , 纵然百转千回 。
最终 , 到山脚下 , 走出大山的控制范围 , “堂堂溪水出前村” 。我们很少用堂堂两个字去形容溪水 , 杨万里这里应该是有特殊用意的 。
我很好奇的一点是 , 在杨万里的心中 , 此时的溪流应该是怎样的心情?
是终于脱出樊笼的解脱喜悦?
是闯进广阔天地的自由壮志?
还是对离开故土稍有那么一点点难过呢?
诗人此时大概也在经历一些事情 , 堂堂溪水或许就是自己的映射 。我们猜不出溪水的心情 , 唯有杨万里知道 。
那么 , 除了自己的心境 , 杨万里还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 烤制桂圆有什么功效?
- 桂花能吃吗?有什么作用?
- 暖气房怎样养殖四季桂?
- 桂花树怎么养?
- 桂枝香王安石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 杨万里传节选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杨万里传文言文翻译
- 桂圆泡酒是干的好还是新鲜的好
- 杨万里的绝句诗句 杨万里最有名的诗及赏析
- 桂花移栽最佳方法
- 描写桂花的诗句与美文成语有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