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广泛误解的关于文学的名言或常识?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具体到文学来说,可以置换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但这是一个被广泛误解的文学常识:很多作者都把生活和文学混为一谈了,既只看到了上半句“来源于生活”,忽视了下半句“高于生活”,尤其是在写小说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误解 。

有哪些被广泛误解的关于文学的名言或常识?

文章插图
在工作中,给某些作者退稿,有时候会谈到该作者的小说不真实可信,显得虚假了 。可能会有作者说,这小说取材于生活,有生活原型,写真人真事,贴着真实人物、发生过的事件去写,怎会虚假呢?作者这样说,就是误解了我们所说的“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个常识 。我们可以再具体一点:小说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这时候,我往往会给作者解释:如果你写真人真事,你去写报告文学,去写纪实文学,甚至去写人物通讯,这些文体更适合写真人真事,你写什么小说呢?小说就是一个虚构的文本,一个优秀的作者创作小说,如果能把虚构的东西写得让读者感觉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基本上成功了 。而某个作者,假如把真实的东西写得让读者怀疑其真实性,感觉是胡编滥造,那么,他这篇小说就没写成功 。
有哪些被广泛误解的关于文学的名言或常识?

文章插图
小说素材来源于生活,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异议 。可关键的是后半句:高于生活 。这句文学常识很微妙,实际上是讲文学(这里以小说为例)与生活应该保持的微妙的距离——若即若离,恰到好处 。比如小说取材于真人真事,但你真的不能按照真人真事去写,记录真人真事,那不是作家而是采访人员干的事 。作者写小说,就要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让小说中的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换句话说,衡量一篇小说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不是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离生活有多近,而是离生活有多远 。
有哪些被广泛误解的关于文学的名言或常识?

文章插图
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请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
“太极”,现代人一说到太极,是一种功夫套路,拳种,其实,太极是古代中国哲学概念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 。
从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氏,通过对天文观测,而感悟出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中,万事万物中都有一种矛盾又相互作用的力量在推动发展,而这种力量,称为太极 。太极里面的两种力量,称为阴和阳 。即《易传》里所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
中国太极的哲学思想是超前的,领先的 。西方直到近代,由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才印证了太极的这个哲学思想体系,包括现代计算机所广泛应用的二进制,其发明者莱布尼茨的临终忏悔,在1716年《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论中国的自然神教》中,承认了自己发明的二进制源于《易经》的过程与途径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是被误读最深的一句话 。一般人理解是,一个人如果不处处为自己着想,就会被天地诛灭,也就是说,一个人以自己私利为重是正确的 。
读了十年的圣贤书,慢慢领悟中得到一个新的答案 。这句话说的太好了,只是被凡夫俗子曲解了本意从而误导了大家呀!我理解的“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本意应该是这样的:
一、先说什么是“人为己”:一个人一定要为了自己的生活、事业和家庭而努力奋斗,甚至奉献,竭尽全力为自己及家人做好人生规划,并依照圣人之道做人做事,做到自食其力,这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责任与义务 。人为己,是使命,是不可逃避的责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