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传赏析及全文解释 魏征传原文及翻译

(一)魏征语录
(二)原文:
1.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无父的幼儿,这里指没了双亲),落魄,弃赀(通“资”)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
2.隋乱,诡(假托,假冒)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介词,让)征典(掌管)书檄(古代官府用来征召、晓谕、声讨的公文) 。密得宝藏书,辄(总是,常常)称善,既(不久)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后从(跟随)密来京师,久之(音节助词,无实义)未知名 。
3.自请安辑(安抚)山东,乃擢(选拔,提升)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当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书信)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覆盖)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最后)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 。
【魏征传赏析及全文解释 魏征传原文及翻译】4.会(适逢,刚好遇到)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授予官职)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李建成)引为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征见秦王(李世民)功高,阴(暗地里,私下里)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秦)王责谓曰:“尔阋(争斗,使……争斗)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通“早”)从征言,不死(省略“于”)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
5.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 。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考察)讯,非是(代词,这样),然俾(让,使)彦博行让(责备)征 。征见帝,顿首(叩头)曰:“愿陛下俾(让)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 。”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 。良臣,身(自身)荷(担)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福分)无疆;忠臣,己婴(缠绕)祸诛,君陷昏恶,丧(使动词,使……丧)国夷(使……亡、消除)家,只取空名 。此其异也 。”帝曰:“善 。”
6.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同“与”)朝政 。十年,为侍中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不素(平时,一向)习法,但(只)存大体,处事以情(以情处事的倒装,状语后置),人人悦服 。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 。多病,辞职,帝不肯 。征恳请,数(多次)却(推辞)愈牢 。乃(于是)拜特进,知(掌管)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
7.十七年,疾甚 。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停止)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遵从)其尚 。令中郎将宿其第(大臣或贵族官僚的住宅),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连接)道 。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才)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三)译文: 1.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 。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 。
2.隋末大乱,假托出家做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 。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来 。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没有能被采用 。后来随同李密来到京师,很长时间也没出名 。
3.魏征便请求安抚山东地区,朝廷升任他为秘书丞,他便驾乘驿车急驰至黎阳 。当时李勣还在为李密防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因叛乱起兵,振臂大呼,聚众数十万人,声威震动半个天下,但一失败就不能振作,最终归附唐朝,就是知道天下已有所归的缘故 。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早点图谋自全的办法,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勣收到信,就决定归附唐朝 。
4.时逢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伪职为起居舍人 。建德失败后,与裴矩西行入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 。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 。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为什么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 。”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