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世的态度入世,据说是苏东坡说的,怎么理解?( 二 )


"以出世的态度入世",这句话是庄子所提出的,具有哲学思想 。朱光潜先生把"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一句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同时也包函了许多辨证法的观点,世界是存在的,人与物每时每刻在变化 。人入世出世最终走向死亡 。
一个人生在这个世上,如果一味的出世,一味的冷眼旁观,看不惯这个世界,不食人间烟火,不做实际事业,虚度一生,那是可悲的一生 。
入世,来到这个世界,积极主动,不仅为自己,还要为社会踏踏实实做事,还要珍惜时光,在这春花秋月,赏心悦目的生活中积极做好每天,每年,每件你要做的事业,不悲,不厌 。这就是入世的态度 。
出世,人一但来到这个世界,就会面对死亡,寿命短的无法知道寿命长的境界 。朝生暮死的生物不知有春秋,朝生暮死的植物不知还有日夜更替 。石头能在世间存在万年,树木能话千年,它们能渡过几万个几千个春秋,而蝉只知有夏天,不知还有春秋冬 。它们没有思想,意识,只是一个物质存在罢了 。人一但出世,哪怕很短也有意义,能感到世界的存在,去听,去看,去尝,去生活,而死没有任何感受 。
入世的态度,出世才具有根基,才能有生命力,完全入世不是人,没有精神,没有思想还有什么意思 。遵重自然,生活有价值,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谢邀!

以出世的态度入世,据说是苏东坡说的,怎么理解?

文章插图
题目有点误会,我来澄清一下 。
这句话是朱光潜先生称赞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是写《送别》的那哥们儿,我来唱一下啊,嗯,哼,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
出世,是出离世界的意思,就是要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间万物一切都与己无关,却又息息相关 。自己的心态处于一种大通融的状态,没有任何一件事和一个人可以左右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心情自己的何去何从,你在平时生活中一定会遇见过这样的人,对,就是那种心理强大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那种人,不去主动做什么,却处处都处于主动地位,这也是老子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入世,是进入世界的意思,人类的所有情感所有做事方式都尽情表达 。遇见好事,心情好 。遇见愤怒,自己也会惧怕 。遇见悲哀,心情低落 。遇见快乐,自己开心 。遇见惊吓,自己唯恐避之不及 。遇见悲伤,自己有时候也会哭泣 。在做事方式上,积极主动去寻求解决方式的最优化 。
但是,在做事做人的时候会因为被很多情绪左右,从而让自己的行为偏离目标 。比如,考试的时候老师担心考不好,紧张的心态导致考卷的难度提升几个等级 。又或者,在一些运动比赛中,心态不好导致的状态失误 。但是如果用出世的心态来看的话,可以这样想,考试于我似浮云,考好考不好都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变化,怀着快乐去考试,就会很不一样 。又或者一场比赛,赢了或者输了,都不会有名利上的变化,状态也会变好 。
不过要做到这些,难于上青天 。
举个极端的例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也是这种道理 。你要喝水,却惧怕很像蛇的井绳,不敢去打水,只好自己渴着 。但是如果你以出世的态度来看呢,别说你是井绳了,就算是蛇,我照样用你打水 。我要喝水,我拉着蛇尾巴去打水,这就是心态的变化,而我们要用绳子打水而不是其他的比如树枝、衣服、木头去打水,就是入世的方法 。
好了,总结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一个强大的内心去积极主动地做事做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