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钢琴家,韩国钢琴家July现状( 五 )


5.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1937-), 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 。 1937年7月6日出生于前苏联的高尔基城, 阿什肯纳齐自幼在莫斯科中心音乐学校学习, 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 。 1954年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二等奖, 1956年在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皇国际钢琴比赛中获金质奖章 。 1962年曾并列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 次年定居冰岛, 现住英国 。 1989年他被聘为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后改名为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他也是伦敦皇家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 和他们演奏以萧斯塔科维奇和柴科夫斯基为主的俄国音乐;他也是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客席指挥;也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 。 可与美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霍洛维兹(1904-1989)媲美 。 录制唱片之多在同代钢琴家中也是少见的 。
6.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
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 1941-), 深孚众望的阿根廷女钢琴家 。 曾从多位名师学琴, 1957年在布索尼和日内瓦钢琴比赛会上获奖, 1965年在第七届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 声誉日高 。
她的演奏技巧卓越, 热情奔放, 弹奏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和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都十分出色 。
7.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 )
俄罗斯钢琴家, 1903年生于捷克 。 九岁即在维也纳从名师开始学钢琴, 12岁初登舞台演出 。 1920年在柏林同小提琴家普修合作演出, 从此两人一直精诚合作了几十年 。 1936年, 塞尔金在纽约和当代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合作演出, 一举成功, 闻名世界 。 他的演奏从不追求表面上的华丽, 而是以真挚来打动听众 。 他往往无拘无束地晃着头、踏着脚, 边念叨边进行演奏, 始终扣人心弦 。
8.阿尔图劳·贝内得蒂·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意大利钢琴家, 生于1920年 。 早年就学于布雷西亚和米兰音乐学院 。 1939年, 他在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 从此名声大震, 活跃于国内 。 二战之后, 他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 引起轰动 。 1972年, 他移居瑞士, 成为国际上瞩目的钢琴大师 。 他的演奏具有一丝不苟的求全精神 。 他得体而适度地控制分寸, 把每一个音都赋予充分的表情和生命;他在创造出美好音乐的瞬间, 把人们带进了虚幻而美妙的境地 。 与其说米凯兰杰利是为了做一个忠实的演奏家, 以便更好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才苟求于钢琴, 倒不如说他自身就是一位成功的创造家, 因为他具有独自的美学观点 。
9.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ndrich Gulda)
奥地利钢琴家, 1930年出生于维也纳 。 7岁学琴, 12岁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研究生 。 1946年获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首奖 。 1978年在维也纳举行了三次演奏会, 并录制了唱片 。 他的演奏既珍视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传统, 又富于时代精神, 表现出独有的创造性 。 他既着力于让现代人完全理解古典音乐, 又反对因循守旧的演奏方式, 因而尝试着对现代爵士乐的演奏 。
10.毛里齐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意大利钢琴家, 1942年出生 。 早年在威尔第音乐学院从名师学习钢琴, 并兼学作曲 。 1960年获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大奖 。 1971年以后在欧洲旅行演出, 颇获成功 。 他的演奏风格干净利落、健康明快, 没有一点忧伤的影子, 给人以力量的感染, 他弹出了生活的赞歌, 是一位热爱生活的钢琴家 。 当他演奏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的一些节奏性很强的乐曲时, 其准确无误、独出心裁的技巧, 实在令人折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