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爷爷走了后,人们自发的悼念,能给海内外的科学家们什么感触?

小说《三体》里提到“人类不会感谢罗辑” 。这是从人类历史常态得出的结论 , 罗辑这样的英雄 , 他所做出的选择 , 涉及的人群太广 , 以至于总有人会觉得自己的利益收到了侵犯 。看看疫情期间美国的福奇 , 他提出的一系列防疫举措和钟南山主张的并无二致 , 但他也遭到了美国国内一部分人的反对 , 因为福奇的防疫举措影响到他们的收入了……
所幸的是 , “人类不会感谢罗辑”这样的事 , 没有发生在现今的中国 。遥望百年前德先生和赛先生进入中国 , 到现在的“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 每个中国人都应为此自豪 , 同时 , 每个人都有守护革命成果的责任 。
记住袁隆平院士的一句话 , “我就是一个种了一辈子稻子的农民” 。
伟大和平凡并不矛盾 。
5月22日中午13:07分 , 袁隆平爷爷驾鹤西去 , 举国哀痛 。
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悼念这位让全国人民吃上饱饭的伟人 。
袁老用自己的一生 , 向我们诠释了 , 科学家并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 , 可以是平易近人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严肃刻板的 , 可以活泼可爱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一天到晚待在实验室里 , 可以是田间地头劳作的一老翁 。真正为了人民而无私奉献的人 , 人民是知道的 , 会永远铭记的 。
愿袁老一路走好!!!
【袁爷爷走了后,人们自发的悼念,能给海内外的科学家们什么感触?】袁隆平的去世 , 人们自发悼念 , 海外不作评论 。海内的科学家们最应该感触深的是: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健忘的民族 , 并且是感恩情节浓重的民族 。科学家们只要对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 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和感恩他们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