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举例说明三种民间流传的关于这方面的俗语 。
“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砖”
“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二,金满灌,女大三,抱金砖……”
“宁可男大十,女不可大一”
第一种说法的意思是,女人比男人大一岁,不适合做夫妻,这句着重强调了女人比男人大三岁以上是最适合做夫妻的;
第二种说法,后面省略了,说的是女人可以比男人岁数大,可从一到十都很好,至于比十岁还大的,没有说好的,也没有说不好 。过去民间认为,女的可比男的大十二岁,从生肖属性来说,刚好是十二生肖的一轮 。这句只否认了前第一种的“女大一” 。说“女大一,抱金鸡”,说明相配一点问题也没有 。
第三种说法,完全否定了前两种说法,只要是女的比男人大,哪怕只有一岁也不可以 。
现在的人一看,被古人给弄迷糊了,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哪种说法是错的 。其实三种说法都自有古人的道理,因身份地位不同,说法不同而已 。
第一、二种说法,一般来说是一些有钱的人家,一生可娶多房妻妾,娶第一房妻子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女的要比男的大 。主要是大的女人可管住和照料好年龄小的男人,也因为女人的年龄大,比男人成熟,更比男人老练,以后男人再娶妻妾,也同样归正房夫人管教,其生育的儿女要管正房夫人叫娘,而自已的亲娘则只能叫二娘、三娘、四娘等,或者叫姨娘 。
那么娶第一房妻子在年龄上要大多少才合适呢?旧时代的人认为,最少要大三岁以上才能管得住自己的男人,大一两岁,年龄与丈夫相近,管不住男人 。这就是“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砖”的真实含义 。
有人说,过去女人的地位不是很低吗?怎么能管住男人呢?在当时封建社会时期,你可别小瞧正房夫人的地位,过去有钱人娶第一个妻子时,一般都要讲究门当户对,正房夫人后面,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家庭或家族作后盾,丈夫还不敢小瞧她们 。比如,《红楼梦》中的宁府中贾赦的妻子邢夫人,贾政的妻子王夫人,都有自己的娘家作靠山,尤其是王夫人的家庭背景可不一般 。
古代的男人后面娶的妻妾就不那么讲究了,不仅年龄要比男的小,其身份地位也讲究“门当户对”了,一般不是看其家庭地位,而是以貌取人 。
第三种说法,一般是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来说的,但这种人还不至于贫穷到讨不到老婆,他们往往是一夫一妻的家庭,娶妻就要过一辈子,白头偕老,再想娶也没这个家庭条件 。
此类家庭的男人,希望找比男的岁数小几岁的女人为妻 。由于过去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比较差,女人生理往往比男人生理要衰老得早,女人比男人岁数小正好填补了这种男女生理上的差别 。
民间对“女大一,不是妻”还有一些迷信的说法 。
比如说,有些人认为女的比男的大一岁,他们出生的十二生肖属性相邻,经过排列组合后,大多是属性相克 。因此,这样的男女结成夫妻后,性格往往不合,会吵吵闹闹过一生 。其实,这是一种牵强附会,按这种说法,女的比男的小一岁,同样是属性相邻,排列组合的结果是一样的,民间却没有“女小一,不是妻”之说 。
再比如,民间认为,女的比男的大一岁,生辰八字容易相冲,男人压不住女人,夫妻不会长久 。这种迷信说法,在旧时代的民间流颇广,影响也较深,这是民间受到上流社会的影响造成的 。
【农村俗语“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砖”,这句话有道理吗,该如何理解?】事实上,过去,女的大男的一岁结成夫妻的,在民间不乏其人,可也没有见出什么问题,夫妻非常和睦,子女双全,白头到老 。要正确理解俗语“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砖”,就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否则就会陷入迷信的泥潭 。
- 农村清明节都有哪些差异?又有哪些习俗?
-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你能谈谈这句话的含义吗?
-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为什么?因为知足者富有,又何为富有呢?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到底是农忙还是农闲呢?
- 你怎么理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时,看风景的人正在楼上看你”这句话?
- 世冠宣传海报曝光,AG一诺独居C位引热议,猫神和Fly成其“陪衬”,你怎么看?
- 农村的桃树花有什么作用?
- 如何写一封精彩的推荐信?
- 有什么民间的俗语吗?
- 君子兰要怎么养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