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有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即求佛前与求佛后 。那么有哪两首诗最能代表这两个王维!
老槐以为,最能代表求佛后的王维的著名诗篇,当然是上期赏读的《山居秋暝》;最能代表求佛前的王维是哪一首?凡熟读王维者,都会赞成那首苍凉雄浑,千古壮观的《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是王维三十多岁时轰动大唐诗坛的经典名作,其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诗史绝唱,至今无人超越 。
这被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一联,到底描绘出了怎样雄浑壮阔,震撼人心的景象?今天带文友们去追寻一番 。
在清政廉洁忠君爱国的贤明宰相张九龄当政时,王维也是一名热血男儿 。其志存高远,抱负远大,欲求才华报国,建功立业 。因此,很受张九龄的爱惜 。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大唐帝国与吐蕃战于青海 。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率军出战,大破吐蕃于青海以西 。夏末秋初,王维领受皇命,以监察御使身份出使河西前线,宣慰征战将士 。
这首以亲眼实录西部苍凉风光的《使至塞上》便应运而生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王维受领皇命赴河西前线宣慰将士后,继而转任河西节度使幕府判官,随同将士战守边关约一年之久,于塞上战場作边塞诗多首,颂扬唐军的强大和胜利,高歌塞上河山之壮美!
这首《使至塞上》,是诗人出使河西,任职边塞诗作的开篇,也是沿途所见所闻的纪行 。该诗以苍凉雄奇,浑阔壮观的西北大漠风光而惊破大唐诗坛,成了一首享誉中外的千古名作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诗以雄壮、豪迈起笔 。诗人将要单车独行去边塞慰问将士,此行的目的地将远达汉时的附属国居延海 。
“属国”:汉代行政区,武帝时设属国都慰,主管降汉胡人部族 。东汉时设张掖居延属国 。这里指唐帝国所统辖的北方羁縻州,意为出使之远 。
“居延”:地名,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面 。汉称居延泽,唐至今为居延海 。
首联率先点出事由,出行规模和地点 。“单车”即独车,意为随从很少 。明讲出使规模小,暗道诗人独行皇命的自信和不畏任重道远的豪迈 。
“欲问边”,即将要秉承皇命去边关慰问征战将士 。这里既交代出使的原因,又暗含诗人将要奔赴边塞施展才华,建功报国的雄心壮志 。
因为,诗人是带着皇帝的使命去劳军,去过问边塞守卫征战的大事,负的是钦差之任,行的是钦差之职 。作为一个胸怀远大抱负的热血男儿,安能不雄心勃勃,充满自豪!
“属国过居延”,此句表面看是说行程之远,实际上是暗用西汉武帝降服匈奴,置五个附属国的典故,歌颂大唐的国力强大,疆土辽阔广远,以此表现诗人独当重任的自豪感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充分展现了诗人临行前的激越、雄壮和豪迈心情 。诗人已过而立之年,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突然面临这一重要报国机遇,心中岂能不激动!
因此,诗一开头,那种独自赴边行使皇命的激动、兴奋;独当重任的自信和豪迈,都让人透过纸背可感可触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颔联顺着行程往下写 。诗人踏上征途,一路顺风 。他追随着飞篷出了中原,又紧跟着北飞的大雁进入了塞外天地 。
“蓬”,即蓬蒿,秋后枯干被风吹折就满天飘飞,被古代文人称为飘蓬、飞蓬,往往作为命运悲惨,人生孤零飘泊的象征 。
- 山居即事王维阅读答案 山居即事王维诗赏析
- 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思想感情 使之塞上原文及翻译
- 古诗山居秋暝的译文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
- 最具代表的6首赠别名诗 王维的赠别诗句有哪些
- 古诗内容及翻译诗意 王维山居秋暝的诗意
- 王维诗山中送别译文 山中送别王维古诗
- 老将行诗文赏析及解释 王维老将行拼音版古诗
- 最著名的10首古诗赏析 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 推荐这十首著名古诗 王维诗词最佳十首
- 最值推荐的25首古诗 王维作品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