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西游记后的感受50字 《西游记》读后感7篇( 四 )


其实 , 我们学习也像取经 , 有些人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 懒惰 , 对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 , 没有一点儿耐心 。 有的人像唐僧 , 坚定不移 , 百折不挠 。 唐僧遇到过那么多困难 , 但从来没有气馁过 , 从未打消过取得真经的念头 。 我们有的同学也是 , 遇到难解的题目毫不畏惧 , 一定要不断地演算 , 哪怕到最后算不出来 , 也要找老师弄懂为止 。 有的人像沙和尚 , 诚恳老实 , 对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 , 总是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有的人像孙悟空 , 活泼好动 , 足智多谋 , 特别聪明 , 对学习有很强的兴趣 , 回到家 , 总是把当天所学的复习一遍 , 把没有学的预习一遍 。 如果大家都像唐僧、沙和尚和孙悟空一样 , 有对学习有坚定的决心 , 就会像他们一样 , “取得真经” 。
看着师徒四人的坚定不拔 , 想想我自己的所作所为 , 真是自形惭愧 。
6岁那年 , 瞅着别人如小鸟般在溜冰场上“飞翔” , 我也禁不住动了心 , 非缠着妈妈要买一双溜冰鞋 。 妈妈拗不过我 , 便说:只要你学会了滑冰 , 我就给你买 。 ”“好!一言为定!”不过 , 当我摔了几脚后 , 就气呼呼地把溜冰鞋给扔到垃圾桶里去了 。 瞧着别人溜冰时轻盈矫健的身影 , 我也只有望“鞋”兴叹啦!可唐僧师徒呢?一十四年后才取得真经 , 一路上遇到了多少妖魔鬼怪、艰难险阻也没有放弃 。 这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 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 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 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 , 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 , 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 只要我尽力去做了 ,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 , 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
唐僧四人都有缺点 , 孙悟空的毛躁 , 猪悟能的懒惰 , 沙悟净的沉默 , 唐玄奘的懦弱 。 可是他们却带着各自的缺点取到了真经 , 并修成了正果 。 这说明任何人 , 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 , 取长补短、团结他人 , 就能在学习上 , 在生活中取完真经 , 修成正果!
(六)《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一本红遍大江南北的书籍 , 也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 他以诡异的想象 , 极度的夸张 , 突破时空 , 生死 , 神 , 人 , 物的界限 , 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 , 神异奇幻的世界 。 他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 , 个性鲜明的人物 , 神明 。 中间穿插大量游戏笔墨 , 使全书充满戏剧色彩和诙谐气氛 , 且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 这种种的优点 , 使得他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 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 , 鸦片战争以后 , 被翻译为数种语言 , 许多学者对这部小说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
在生活中 , 处处都有西游记的身影 , 无论是每年都有人把西游记翻拍成电影 , 还是在日常中 , 总有人用书中的人物来形容他人 。 虽然那些人或许没有完全看完西游记 , 但是西游记的故事早已深入民心 , 在这样的坏境下 , 基本没有人会想去看西游记 。 而且 , 西游记原著的语言晦涩难懂 , 想要全篇理解更是难上加难 , 久而久之 , 就没有人阅读了 。
我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阅读他的 , 他的名声太大 , 以至于我对他拥有浓烈的好奇心 , ‘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才可以成为四大名著?’怀着这样的心情 , 我第一次阅读了《西游记》 , 但是当时的我根本看不懂那泛黄书皮下的奥妙 , 更看不懂字里行间中的一些描写 , 就连对话以外的部分也看的云里雾里的 , 令我大失所望 , 但仔细一想也释然了 , 这可是一本明代小说啊 。 于是我把手中厚重的书籍推回原位 , 去找另一本去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