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书”,学习书法的人都对它非常的熟悉,但是书法家们却认为,在众多的书法字帖中,兰亭序是最难被熟悉的,兰亭序的美,普通人只能理解其中少之又少的部分 。
【兰亭序最经典的一句话 兰亭序全文】中国近现代大书法家周汝昌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兰亭序:
“中华文化有三大国宝,《兰亭序》、《文心雕龙》、《红楼梦》,皆属极品,后人永难企及——更不要说超过了 。我不提吴道子、顾虎头,也不提鲁班、师旷,因为真品实迹已失,无法研究;也不能备举经、史、子、集,这容易理解 。所以特标三大国宝者,又因为三者皆有研究上的“多谜性”,异说多,争议多,难解多,麻烦多,千百家下功夫多… …惟三者称最,别的也难与之比并 。”由此可见周汝昌对兰亭序的评价之高,已经到了难以言表的程度 。书法界内还多书法专家认为,兰亭序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被称为“天下第一书”,不仅仅因为它的技法天下无双,更因为是酒后大作,所以在感情的的表达上面也比较放得开,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心跳,全篇上下虽然涂改之处很多,但是却让人感觉全篇上下自然洒脱,朴实无华,不经雕琢,浑然天成 。
好多人在欣赏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往往将他当作一件绝世无双的书法作品来欣赏,但是兰亭序这篇序文的本身也有很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文笔清新畅快,朴实无华,洒脱自然,可以算得上一篇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王羲之是一名书法家,但是如果说他是一名文学家,相信历史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家也不会有意见 。
兰亭序全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者 。悲夫!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相信大家在学生时代都背过这篇文章,说来也奇怪,当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只字不差背诵清楚,而如今相比当初记忆力下降了很多,重新背诵却只要几分钟,是因为当初背诵过,已经有大概印象了,现如今朝花夕拾才如此轻而易举?小编认为,背过后有印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初是不明其意死背书,而今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回忆当时兰亭盛况,理解了作者的所想所思,背诵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大家都知道,今人看到的兰亭序并非王羲之真迹,原迹已经丢失,据说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到棺材里去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件《兰亭序》乃是唐朝著名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的,其实唐朝的时候,太宗皇帝让好多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都临摹了一份兰亭序,也大多流传下来了,但是冯承素临本据说太宗皇帝最满意,后世流传也最广,据说可以达到原作百分九十九的相似度,可谓人肉复印本 。
- 痛与快乐并存经典话语推荐 痛并快乐着经典语句
- 关于友谊长存的古诗词 友谊长存的经典诗句
- 把握机会的经典句子 抓住机会的激励句子
- 表达自己穷的经典语录 形容穷的句子
- 80,90年代比较经典的武侠金曲有哪些,这里留言?
- 酒的经典幽默句子 酒与人生的经典句子简短
- 每天多努力一点励志语 进步的句子经典语录简短
- 简短很美的经典语录 句子迷经典语录唯美简短
- 经典读书名言100句 关于书的名言名句大全
- 句句经典入心 佛系的说说唯美佛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