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不明觉厉哪个是成语

1、万里长城,不明觉厉哪个是成语万里长城 。成语万里长城出自《南史-檀道济传》 。檀道济在被捕时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万里长城常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不明觉厉只是网络流行词,表示虽然不明白在说什么,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
万里长城: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 , 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 , 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 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
2、万里长城的年代【万里长城,不明觉厉哪个是成语】根据历史记载,长城的修建前后持续了两千多年 , 历史上许多国家都修筑过长城,以下是几个主要的修筑时期:
秦朝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
汉朝长城: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 。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 。
明朝长城: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明代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北逃的元朝残余势力的进攻,命令修筑长城 。全部工程历时二百年才完成 。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辽宁丹东虎山南麓 , 全长一万二千余华里 。
3、描写万里长城的文章1、《明月几度遗长城》,作者:城市玩偶 。内容简介:有的地方原可以留在心里,任想象去勾画,大可不必跋山涉水去以疲惫的姿态去拥抱感受的,如长城;
2 .《长 城》 , 作者:鲍昌 。鲍昌原籍辽宁凤城,生于沈阳 。解放后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等单位工作 。1949年5月发表了第一篇诗歌《我的母亲》 。1974年调天津师范学院,1980年任该院中文系主任 。1982年被选为中国作协天津会副主席 。1984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
3、《阅读大中国:长城雄风》,作者:郭保林。郭保林,山东冠县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著名作家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首届冰心散文奖、首届齐鲁文学奖等近30种 。在当代中国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
4、万里长城起于山海关终止于哪里万里长城 , 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 , 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