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这个传统节日很多年轻人都不慎了解,但如果说起鬼节 , 那是如雷贯耳般的熟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中元节的传说,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
传统节日中元节的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 的供祭 。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 , 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 。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 , 但其母不改贪念 , 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 , 无法下咽 。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 , 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 , 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 , 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 。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 。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 , 于是益加普及 。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 , 法力宏大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 。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
中元节民间祭典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起初因佛教盂兰盆会布施饿鬼为始,因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祖先等活动结合,构成中国乃至汉字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 。
佛家盂兰盆法会
盂兰盆法会是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 , 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 。
部派佛教时期,印度就常兴办盂兰盆会而在中国,《佛说盂兰盆经》在西晋时由竺法护译出,因强调借由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 , 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因此中国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 。南北朝梁武帝时代 , 始兴盂兰盆法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唐朝时期,法会活动呈现兴盛,官民共乐 。
融入道教中元节
到了宋朝的时候,由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日趋明显 。民间流传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并将佛教的盂兰盆会与道教“中元地官节”相结合,而流行道士诵经普度众鬼 , 期使获得三官中的地官赦罪,获得解脱 。因此民间习俗的中元普渡着重在祭祀孤魂野鬼,与中国传统对祖先鬼魂崇拜又融和在一起,变成“祭鬼” , 亦即为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饿鬼但与道教和儒家的祭祀习惯不同,盂兰盆法会以素食施食供养 。
大士爷
一般在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一位名为面燃大士监斋羽林普渡真君的神祇,信徒多尊称其为“大士爷”或“普渡公” 。相传旧历七月,所有在阳世的亡灵,都归“大士爷”管理 。
关于“大士爷”,佛教说法有数个:一是祂是观音大士的化身 , 故称“大士爷” 。二是祂原为诸鬼的首领,因受观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门下,从此被称作“大士爷” , 成为护持中元普渡事项的神明 。三是“面燃大士”亦作为地藏菩萨的护法神 。
- 怎么取消绑定在支付宝上的银行卡
- 有没有可爱男生的动漫
- 一代身份证和二代身份证的区别是什么
- 如何治疗心脏病
- 一个人的夜说说
- 如何去除衣服上的大头笔字迹
- 心脏引起的后背痛怎么办
- 我的世界潜影盒怎么制作
- 风热感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梅菜扣肉饼里面的梅菜的热量多少 梅菜热量为什么这么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