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风水先生 临清看风水的先生


文/图 本报记者 赵宗锋
门铃声响起的时候,整个院子,甚至包括院外的胡同,都是安静的 。
72岁的苗寿贞老太太打开屋门,穿过院子,她走得不紧不慢 。

哪里有风水先生 临清看风水的先生

文章插图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游客经过她家门口,少不了会透过板搭门的门缝往里张望 。有些人按捺不住好奇心,于是门铃就会响起来 。
没办法,在胡同里,她的家实在是有些特别 。
果不其然,打开两扇木板门,有游客说,想看看院子和老屋 。
“看看呗 。”老太太转身,还是背着手,在前面领路 。
哪里有风水先生 临清看风水的先生

文章插图
苗寿贞走在自家的院子里
穿过以前的铺面、如今稍显阴暗的走廊,进入院子,像是武陵人一步踏入桃花源,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百年老屋矗立在前方 。
会通街33号,苗家杂货铺,一座老宅成为一条胡同的沧桑留影 。而会通街,历史上有名的繁华商业街巷,正与相距不远、赖以得名的那条明代会通河一样,在历史的喧嚣中起伏 。
一座老宅
守着一条商业老街最后的倔强
站在苗家百年老屋面前,像是跨越时空,与往事对话 。
历史不用镶金嵌银,自有其厚重 。就像这面阔三间的老屋,同样是四梁八柱、起脊屋顶、灰瓦土墙,但与其他小门小户不同,雀替雕花、镂空隔扇的细节里藏着当年主人的见识和实力,直至今天,老屋依然呈现出广阔气象 。
坐西朝东的苗家老院,建于清代早期,苗家在此经营杂货生意,为临清典型的前店后宅式建筑 。
“已经买楼房了,还是愿意住在这里,方便打理 。不住人,房子坏得快 。”1月12日上午,72岁的苗寿贞笑着解释 。她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尽管多有不便,还是不愿意搬走 。所谓故土难离,不外如是 。
哪里有风水先生 临清看风水的先生

文章插图

苗寿贞喜欢窗花,红红火火的窗花贴上去,让古色古香的老院生机勃发,仿佛一位老人穿上新衣裳,眼神自然明亮了三分 。
商铺门口,有着这条街上仅存的老式板搭门 。细看那些木板,纹理依旧,但百年风雨侵袭,留下的不只是斑驳的色彩 。
不知多少个日子,早上,板搭门被伙计一块块摘下来,既能摞在一起,也能摆成铺面 。那一铺子杂货,便向来往行人敞开了怀抱;晚上,伙计再将板搭门一块块对号拼装,从里边用门闩挡严,便可高枕无忧 。
如今,铺内已不再经营,但依然可以看到一些货架、杂物的影子 。一位老人守着这座老院,像是守着一条商业老街最后的倔强 。
一条老街
曾构成让人惬意的繁华生活圈
走出苗家杂货铺,跨入会通街,胡同里人不多 。
当年可不是这样,曾有一句话形容明清时期这一带的盛景:会通街千车万车如流水,会通河千船万船如穿梭 。
一家家店面铺展开来,游人摩肩接踵,货品琳琅满目,让这条200多米长的街巷,在当年呈现出“舟车络绎、商贾辐辏”的热闹场面 。
南北走向的会通街,北与马市街、火神庙胡同、察院街相接;南与东夹道、灯挂胡同相连;中间与薛家胡同、估衣巷、烧酒胡同相通 。官商皆具,衣食不缺,这里想不热闹都难 。
哪里有风水先生 临清看风水的先生

文章插图
刘英顺介绍会通街上的板搭门
根据临清胡同文化研究者刘英顺考证,在这条街巷上,曾经有名有姓的商铺就包括汤、黄、祁三家合营的乾元杂货铺、祝家的德记百货铺、苗家杂货铺、刘家的同心成点心铺、徐家的成记茶叶店、郑家的文兴理发铺、魏家的汇川银号、韩家的泰兴茶庄等 。此外,还有许多湮没在历史烟云中,已难探寻名号的小店面小商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