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根茎功效与作用,曼陀罗的妙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曼陀罗根茎功效与作用”的核心内容以及“曼陀罗的妙用”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
曼陀罗根(曼陀罗的妙用)
曼陀罗根拼音Màn Tuó Luó Gēn
来源:陆川本草
它来源于茄科植物曼陀罗或曼陀罗的根 。
化学成分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35%和0.37%;其中有东莨菪碱、莨菪胺、托品碱、伪托品碱等 。 生物碱的含量与根的粗细有关 , 如曼陀罗的一个黑色变种 。 根的直径(0.5厘米 , 含量0.28%(以莨菪硷计))为0.13 ~ 0.15% 。 也有报道称曼陀罗各部位生物碱含量以根最低 。 在栽培的各个阶段 , 根中生物碱含量以开花结实期最高(0.77%) 。
曼陀罗根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15 ~ 0.48% , 最高可达0.541% 。 主要生物碱为莨菪胺 , 其余为莨菪胺(占总生物碱的16%)、l-3α , 6β-巴豆氧基托品、金莲花素、7-羟基-3 , 6-双巴豆氧基托品、伪托品和托品 。
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214% , 0.15% , 为野生曼陀罗的0.19 ~ 0.26% 。 含量在一天内波动 , 白天逐渐增加 , 黄昏(19时)达到最高 , 之后逐渐减少 。 生物碱包括莨菪胺、莨菪胺、香豆素、7-羟基-3 , 6-双巴豆氧基托品、阿托品等 。 植物生长后期 , 根中含有阿托品酯酶 , 催化阿托品成为阿托品和托品酸 。 该酶的最适pH值为4.7 ~ 5.7 (30℃) 。 在全草中 , 根中生物碱的含量最低 。
曼陀罗根中总生物碱含量最低 。 含有水解生物碱的酯酶 。
适应症:①《广州植物志》:“治疯狗咬伤 。 ”
②陆川本草:“治恶疮 。 ”
用法用量及外用:研末 , 调敷 , 或煎服 , 洗净 , 浸泡 。
①银屑病的复方治疗:将曼陀罗根皮剥去 , 晒干 , 研成粉末 , 加醋、枯矾擦拭患处 。 (广西中医药杂志)
【曼陀罗根茎功效与作用,曼陀罗的妙用】②掌痒黄水治:鲜曼陀罗三钱根、雄黄三钱、明矾三钱 。 加入适量的水 , 煮几次 。 让病人将患部浸泡在温度适宜的药液中 , 时间越长越好 , 每天两次 。 (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筋骨痛:曼陀罗干根一两 , 泡半斤酒 。 十天后 , 每天喝一两次酒 , 每次不超过一块钱 。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摘自《中医词典》
曼陀罗根拼音Màn Tuó Luó Gēn
英文名Datura Root
来源:陆川本草
药材来源:茄科曼陀罗或曼陀罗的根 。
拉丁植物和动物矿物名称:曼陀罗 。
采收与贮藏:夏秋季采挖 , 洗净 , 鲜用或晒干 。
最初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 30-100厘米高 。 整株植物几乎没有毛 。 茎直立 , 圆柱形 , 基部木质化 , 上部分叉绿色 , 表面不规则褶皱 , 幼枝四棱形 , 略带紫色 , 有短柔毛 。 叶互生 , 上部叶近对生;叶柄长2-5厘米;叶宽卵形、长卵形或心形 , 长5-20厘米 , 宽4-15厘米 , 先端渐尖或锐尖 , 基部不对称 , 边缘不规则短齿 , 或全缘波状 , 两面无毛或疏生短毛 , 叶背面脉突起 。 花单生于枝或腋;花梗长约1厘米 , 直立或斜伸 , 被白色短柔毛;萼筒长4-6厘米 , 直径1-1.5厘米 , 黄绿色 , 顶端5裂 , 三角形裂片 , 规则或不规则 , 顶端尖 。 开花后萼筒周裂 , 基部附近脱落 , 剩余萼筒宿存基部 , 结果时长成圆盘状 , 直径2.5-3cm , 边缘不折回 。 花冠漏斗状 , 长14-20厘米 , 檐部直径5-7厘米 , 下部直径较小 , 白色 , 5棱 , 5裂 , 三角形 , 顶端尖;雄蕊5 , 生于花冠筒 , 花药线形 , 平 , 着生于基部;雌蕊1 , 子房珍珠状 , 2室 , 疏生短刺 , 多胚珠 , 花柱丝状 , 长11-16厘米 , 柱头盾形 。 蒴果圆形或扁圆形 , 直径约3厘米 , 外部有短刺 , 成熟时浅褐色 , 不规则4瓣裂 。 种子很多 , 平 , 稍三角形 , 成熟时棕色 。 3月至11月开花 , 4月至11月结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