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衰期公式推导过程,半衰期计算公式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半衰期公式推导过程”的核心内容以及“半衰期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

半衰期公式(半衰期计算公式)

半衰期公式推导过程,半衰期计算公式

文章插图
半衰期公式(半衰期计算公式)

一、光电效应和氢原子光谱
知识点:光电效应现象
1.光电效应实验定律
(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极限频率 , 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 低于这个极限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
(2)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 而是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
(3)当超过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 , 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
(4)金属被照射时 , 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92 。 光子理论
爱因斯坦提出 , 空之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 , 而是一个接一个的 , 每一个都叫做一个光子 。 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 即ε = h ν , 其中h = 6.63× 1034 j.s .
3.光电效应方程
(1)表达式:h ν = ek+w0或Ek(2)hν , 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克表示 。
金属的功函数W0 , 剩下的就是电子逃逸后的最大初始动能Ekv2 。
知识点2: α粒子散射实验与核结构模型
1.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图13
-2-1)
2.实验现象
大部分α粒子通过金箔后 , 仍基本沿原方向运动 , 但少数α粒子大角度偏转 , 甚至少数α粒子被撞回 。
3.原子的核结构模型
原子中心有一个小核 。 所有的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原子质量都集中在核心 。 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空 。
知识点3:氢原子光谱与玻尔理论1 。 范围
(1)记录(频率)和强度分布 , 即光谱 。
(2)光谱分类
有些光谱是亮线 , 称为线性光谱 。 有些光谱是相连的光带 , 称为连续光谱 。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则 。
Baer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 , 其波长公式r () (n = 3 , 4 , 5 , ?),
λ2n-17
r为里德伯常数 , r = 1.10× 10 m , n为量子数 。
2.玻尔理论
(1)虽然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 但它们不会向外辐射能量 。
(2)跃迁:原子从一种稳态跃迁到另一种稳态时 , 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 光子的能量由两个稳态的能量差决定 , 即hνh为普朗克常数 , h = 6.63×1034J·s)
(3)它是不连续的 , 所以电子可能的轨迹也是不连续的 。
拨号:容易出错的提醒
n?n-1?
(1)一组氢原子跃迁发射的可能谱线数为n = C2 = , 氢原子跃迁发射的可能谱线数最多为(n-1) 。
(2)从能级图可以看出 , 由于电子的轨道半径不同 , 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 , 这被称为能量量子化 。
考点一:光电效应理解1 。 光电效应的本质光子照射金属表面 , 一个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使其动能变大 。 当电子的动能增加到足以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时 , 它就会飞出金属表面 , 变成光电子 。
2.极限频率的本质
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有关 , 而金属中的电子克服原子引力所需的能量是一定的 , 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功函数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 这个能量的最小值等于这个金属对应的功函数 , 所以每个金属都有一定的极限频率 。
3.对光电效应瞬时性的认识光照射金属时 , 电子吸收的光子能量不需要积累 , 吸收的能量立即转化为电子的能量 , 所以电子吸收光子的速度非常快 。
4.光电效应方程
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从金属表面逃逸 , 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飞出的光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始动能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 ek = Hν-W0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