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打坐时出现的散乱和昏沉现象?

昏沉和散乱是静坐中第二阶段容易出现的现象,特别是散乱更是静坐中需要排除的心理障碍 。
静坐的目的静坐对于我们一般的人来说,主要求个身心健康,至于更高层次的体验,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
如何解决身心健康,说到底静坐首先解决的是人的心理问题,我们知道人的七情六欲对人的身心影响都是极大的,长期的身心情绪不协调必然对身体造成伤害 。
从静坐的角度看,在静坐中就是要调节这个心理的情绪,把有害的情绪消除掉,达到身心协调和谐 ,把身心原来的该有的功能显现出来,这些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如一些不好的心理现象,嫉妒,不信任,胡思乱想,恼怒,贪婪、欲望等等,在静坐之后,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暂时被隔离了起来,所以一部分的负面心理屏除了,但一部分心理现象却更加的彰显了出来,如乱想、越逸、昏沉、散乱等 。

如何应对打坐时出现的散乱和昏沉现象?

文章插图
静坐的次第和阶段静坐的次第分为:
入座住座出座静坐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初心粗乱心沉浮病随便宜定中细心均齐定慧这个散乱和昏沉属于第二阶段的心沉浮病中的现象,但却是入座中常出现的 。所以入座大多包括了初心粗乱和心沉浮病两个阶段 。
从实践上来看,是否入座时就出现沉浮宽急病,都不好说,这也说明同样的心理障碍,有可能出现于入座也有可能出现于住座中,各人情况可能不同,但以我的经验,像沉病在住座时出现的情形比较多 。因为一个静坐者,上来就打瞌睡很少见到 。
实际上各种几率的心理障碍,在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关键是自己能清楚地分辩出各种情况,用相对应的调伏方法进行对治,有利于提高个人静坐的质量 。这样一来把沉浮乃至宽急列入到入座或住座,依个人情况就好,不必拘于文字相 。
如何应对打坐时出现的散乱和昏沉现象?

文章插图
心沉浮病——散乱与昏沉心觉浮病中,分为觉病和浮病,散乱与昏沉属于沉病的范畴,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正修第六中是这样说的:
行者于坐禅时 。其心闇塞无记瞪瞢[dèng méng ] 。或时多睡 。尔时应当修观照了 。
把沉病分有四种:昏、散、无记、睡 。
闇塞,就是晦暗,昏乱的意思,在静坐的时候,出现昏沉,意识不清 。无记,是指清楚和昏昧之间的一种状态,你说清醒吧,但念头不清,你说睡着了吧,但还有点迷迷糊糊的,但又说不上来 。瞪瞢[dèng méng ],就是指散乱了,一心多境,一会东一会西,这种心理状态障碍了出离欲,因为离欲是定的因,所以也就阻障了定的发生,就无法得定 。多睡,就是静坐时的睡着了所以,散乱与昏沉出现在静坐的第二队段——觉浮病 。
如何应对打坐时出现的散乱和昏沉现象?

文章插图
如何克服散乱与昏沉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调和第四中说
尔时当系念鼻端 。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 。
说这个沉病用系缘守境止中的出入息法来对治 。
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正修第六中说
尔时应当修观照了 。
说这个沉病要观的方法对治了 。
这样一来,一个沉病,前面说用系缘守境止的出入息法对治,后面又说用观(助观或正观)对治,到底用哪一种,好像逻辑上出现了混乱,从实践上看,无认用哪一种,只要能对治就行了,止不行用观,观不行用止 。
从实际经验来看,一般用系缘守境止中的出入息法即可对治 。
如何应对打坐时出现的散乱和昏沉现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