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广告游戏大全破解版 《爱吾破解游戏网》( 七 )


这可能和游牧民族的“还子习俗”有关,即长子会把自己的第一个小孩交给自己的父母(小孩的爷爷奶奶)抚养 。自此这个小孩会把爷爷奶奶称作“父母”,而把亲生父亲称作“哥哥” 。如果其他孙辈跟从这个年龄最大的孙辈的叫法,久而久之,本来用来叫哥哥的词就会转而指“父亲”,而本来指父亲的词就会改指“爷爷” 。这样的传统可能在北方民族中由来已久 。
北齐皇室受鲜卑影响很严重,根据《北齐书》记载:“(高)纬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 。”南北朝后期,原籍山东琅琊的南渡家族后裔颜之推被西魏俘虏,迁回北方 。当踏足家族两百余年前逃离的北方时,他发现北方人“……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并对北方人辈分伦理的轻忽颇为吃惊 。
作为南渡高门家族成员,早已南迁江南的颜氏家族和身边的士族交际圈显然都没有这种辈分错乱的迹象 。当他们在4世纪从北方离开时,这种现象在北方并不普遍 。在200多年间,中原地区受到了北族风俗的严重影响,以至于让回到北方故土的颜之推大吃一惊 。乱辈的风气一直到唐朝都很盛行,唐朝皇室甚至身先士卒,不光“哥哥”兼表“父兄”,还多次出现收养孙子当作儿子的事 。
“女郎”为娘
在“哥”“爷”“爹”纷纷登场的同时,母亲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一个新的词“娘”开始用来指代母亲,这个称呼在初唐开始流行 。
在繁体字里,“娘”有两个对应字,一个是“娘”,一个是“孃” 。严格来说,在唐朝时,前者一般指的是年轻女子,后者才指母亲 。
“娘”的出现要早一些,隋之前的碑刻中已经出现了“某某娘”的人名 。此后“娘子”是对女性的称呼 。
莫高窟第98窟是五代时期敦煌的统治者曹氏家族修建的 。洞窟墙壁上绘制了大量的壁画,主要是一些佛经场景的再现 。在墙壁比较贴近地面的部分则是洞窟出资人——曹氏家族成员的画像,其中就有“故新妇娘子翟氏供养”、“故女第十四小娘子一心供养出适翟氏”和“新妇小娘子索氏供养”等数幅壁画 。年纪较小的女性称为“小娘子”,年长的则叫“娘子” 。
这种用法并不仅仅限于北方,唐朝乐府诗中有一类诗叫作《子夜歌》,据说是晋朝一位名叫“子夜”的吴地女子所作 。传说未必靠谱,但是《子夜歌》所用的语言有大量的吴地特征,就算那位名叫“子夜”的女子子虚乌有,《子夜歌》也可算是吴地女子创作的产物 。如“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堂 。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 。”,作者自称为“侬”,以“侬”为“我”至今仍然可以在浙江很多吴语中找到痕迹,甚至一直延伸到两广一带,像广西贵港的粤语仍称“我”为“侬” 。在另一首诗“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空织无经纬,求匹理自难 。”中则出现了“娘”,在今天江浙地区的许多吴语方言里,年轻的少女仍然称作“小娘”或“细娘” 。
我们甚至可以在更南的地方找到“娘”的踪迹 。
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瑞丽是以前勐卯古国的都城 。瑞丽的傣族女性一般称“朗某某”,这个“朗”并不是姓氏,而是加在女性名字前,表示对女性的尊称 。“朗”实际上是德宏傣语(la: ?45)的音译 。这个称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古代 。传说中勐卯国历史上曾经有位继承王位的公主“朗玉罕良”,她当时的都城位于“允朗玉”,即“二公主城”的意思 。
和西南地区很多汉语类似,德宏傣语n/l不分,在德宏傣语的近亲缅甸掸邦的掸语中,这个词就是 (náang) 。这是云南傣族、缅甸掸族、老挝老族和泰国泰族女性都非常常用的尊称,大约相当于汉语“女士” 。而贵族女性的称号则往往还要在nang前后加一些其他成分,譬如缅甸第一位总统的夫人——木邦土司的女儿就叫“召婻哏罕”,“召婻”即“公主”的意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