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人去世为什么要烧七个七?各个七有什么讲究吗?( 二 )


第三关:鸡鸣关 , 又称“回魂夜”或“三七” 。阴差带着去世的亲人到城皇庙办好“除阳籍”、“入阴籍”的交接手续后 , 阴差会放去世的亲人回家做最后的道别 , 但鸡鸣前必须回到城皇庙与阴差汇合 , 然后踏上黄泉路 , 前往阴间 。
如果 , 鸡叫前不能回来 , 就会变成孤魂野鬼 , 无法进入六道轮回投胎转世 。

在农村,人去世为什么要烧七个七?各个七有什么讲究吗?

文章插图
据说 , 在三七期间 , 有些家人会在门窗部位撒上草木灰 , 并能看到草木灰上的奇怪脚印 。
因为 , 三七是家人与亲人最后的道别日子 。所以 , 家人都非常重视 , 孝子贤孙几乎都是在灵柩前守夜到天明鸡叫 。
第四关:饿狗关 , 又称“黄泉路”或“四七” 。虽然 , 在前往的黄泉路上有阴差相伴 , 但也会遇饿狗挡道 , 一旦无法赶走饿狗 , 就不能按时赶到鬼门关 , 同样无法进入六道轮回转世重生 。
但是 , 在这一关 , 每顿饭前 , 家人都会在灵柩前献饭 , 就是为了顺利经过饿狗关 。
第五关:鬼门关 , 又称“五七” 。《西游记》第十回写道 , 唐太宗:“忽见一座城 , 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 , 上写着‘幽门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 。”当去世的亲入时入鬼门关后 , 就真正的阴阳两隔了 。
第六关:望乡关 , 又称“六七” 。古诗云:“待到儿孙还恩日 , 一捧黄土永相隔 , 望乡台上风凄惨 , 奈何桥上无奈何 。”进入鬼门关后 , 去世的亲人在阴差的带领下会来到望乡台 , 让去世的亲人对生养自己的家乡做最后的惜别 , 以表示阴间的慈悲为怀 。而在浙江一带 , 还有搭设望乡台的习俗 , 台上放置一件死者的衣物 , 上面罩把伞 。
传说 , 在六七只要家人在给去世的亲人烧纸祭祀 , 去世的亲人就能看到家人 。所以 , 在六七也必须要烧纸的 。
第七关:轮回关 , 又称“孟婆关”或“七七”或“断七” 。下了望乡台后 , 就会继续向阴曹地府前进 。但是 , 在进入阴曹地府前 , 还要经过奈何桥 , 喝一碗“孟婆汤” , 忘却前尘往事 , 然后才能进入阴曹地府 , 转世投胎 。
到了断七 , 家人便开始着手去世亲人入土为安的相关事宜 。同时 , 断七也是在提醒后人 , 人死如灯灭 , 应从悲伤的情绪中振作起来 , 珍惜当下的生活 。
其实 , 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传说和迷信罢了 , 不可轻信 。
人死后烧七个七的讲究情况在古代 , 人死后能做到烧七个七的 , 基本都是大户人家 , 而多数平民百姓最多只能做到烧一个至三个七 , 而内容也是五华八门 , 各有不同 。
头七 , 入殓前准备好长明灯 , 一般都是可添加香油的铜油灯 , 以期待亲人复活时照明 。同时 , 搭建灵棚、设灵牌 , 摆祭品 , 焚香明烛 , 披麻戴孝的孝子贤孙开始朝夕守灵 , 并向亲朋好友报丧 。
在农村,人去世为什么要烧七个七?各个七有什么讲究吗?

文章插图
二七到断七期间 , 跪在灵前的孝子贤孙向前来祭祀的亲朋好友叩谢回礼 。同时 , 烧纸、献饭食(包子、面条、饺子、面鱼、饽饽等) , 并保证灵案上的香火不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