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放贷认定标准

1、非法放贷认定标准非法放贷认定的标准是年利率超过36%,非法放贷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按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 , 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2、如何认定非法放贷1、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这一份意见明确规定了,个人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额市场秩序的 , 情节严重的,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
【非法放贷认定标准】2、年利率36%,这一条线为什么构成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
年利率36%,是来自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规定,出借人和借款人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 , 超过36%部分的利率无效,得不到法院支持 。所以《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将实际年利率36%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 。
3、非法放贷数额如何认定?
非法放贷数额,应当以实际出借给借款人的本金金额认定,也就是借款人到手的本金 。
以介绍费、咨询费、管理费、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名义和以从本金中预先扣除等方式收取利息的,而相关数额在计算实际年利率时均应计入 。
非法放贷行为人实际收取的除本金之外的全部财物,均应计入违法所得 。
非法放贷行为未经处理的额 , 非法放贷次数和数额、违法所得数额、非法放贷对象数量等应当累计计算 。
3、民间非法放贷数额如何认定1、非法放贷数额,应当以实际出借给借款人的本金金额认定,也就是借款人到手的本金 。
2、以介绍费、咨询费、管理费、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名义和以从本金中预先扣除等方式收取利息的 , 而相关数额在计算实际年利率时均应计入 。
3、非法放贷行为人实际收取的除本金之外的全部财物,均应计入违法所得 。
4、非法放贷行为未经处理的额,非法放贷次数和数额、违法所得数额、非法放贷对象数量等应当累计计算 。
4、非法放贷如何认定1、单次实际年利率超过36%的为非法放贷 。
2、《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非法放贷的认定标准进行了界定 。
《意见》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 , 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150人以上的;造成借款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