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五十年前 , 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 , 航运事业很不发达 , 人们没必要 , 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 , 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 , 退潮时 , 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 , 露出一大片滩地 , 涨潮时 , 江水又没过河滩 。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 , 由于江宽水急 , 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 。几百年来 , 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 , 人们称之“纤道” , 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 , 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 , 河流的下游叫作“外” , 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坚虹桥” , 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 , 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 , 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 。同样 , 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 , 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 。如以县城为依据时 , 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 , 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 , 今南市区的“里成瓜街”和“外成瓜街”;“里仓桥”和“外企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
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 , 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 , 其上游称为“里黄浦” , 下游称为“外黄浦” 。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 , 又称“里滩” , 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 , 又称“黄浦滩”或“外滩” 。
根据上述 , “外滩”它该指从陆家深至苏州河的黄浦滩地 , 这原来是不错的 。清康熙二十二年 , 清军收复了台湾 , 郑成功之孙郑克埃投降 , 标志着沿海反清武装全部肃清 。康熙二十四年(168年) , 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颁布了《驰海禁令》 , 即放松和放宽了从明初开始实行的禁止近海航运和贸易的“海禁”政策 , 中国近海航运和贸易又开始活跃起来了 。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中点的上海 , 是长江的出海日 , 又背倚中国最富庶的杭嘉湖平原 , 很快成为中国沿海的重要港口 , 与上海县城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相近的黄浦江滩相继建起了码头、堆栈、商行 , 从而促进了上海的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 。大概在康熙四十年后 , 从陆家浜到方浜(今方浜路)的黄浦江滩地逐渐消失在不断兴建的各种建筑中 , 从此 , “外滩”的实际区域就是今方浜路到苏州河边的黄浦江岸 。
历史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也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 。1843年前 , 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 。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 , 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 , 不久这里开设了最早的一批洋行 , 其中最有实力的是英资公司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 , 外滩27号)、宝顺洋行(Dent & Co. , 外滩14号)、老沙逊洋行(David Sasson and Sons Company , 外滩24号) , 以及美资的旗昌洋行(Russell & Co. , 外滩9号) 。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 。这条马路的名称(Bund)至今为止是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 。
1868年今天的黄浦公园建立(当时叫外滩公园) , 这是上海最老的一个公园 , 到1928年外滩公园只对西方人开放 。19世纪末开始 , 上海外滩渐渐成为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的地区 。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 , 新的豪华大厦起立 。1928年7月1日外滩公园正式对中国人开放 。到1930年代今天上海外滩的天幕基本上成形 。
- 大门口风水禁忌 曾祥裕风水大忌
- 风水的解释 风水的力量
- 广西麒麟风水宝地 广西两江镇风水宝地在哪里
- 惠州矮光村有什么景点 惠州矮光村风水如何
- 顶级国画风水山水画 清代风水名画大全
- 为女儿催婚姻风水 大公鸡风水催姻缘
- 鼻头长痘是什么风水运气 男性鼻尖长痘
- 风水化解心血管疾病 脑血栓风水怎么调理好
- 养金鱼对风水有帮助吗 风水鱼的作用
- 农村烟筒与风水 正西烟筒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