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书道文化的发展 日本书道文化


众所周知 ,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同化性与包容性 , 先进的中华文明对整个东亚文化圈影响深远 , 中国书法也不例外 , 它对日本书道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日本书道 , 东京国立博物馆名誉馆员、前大东文化大学教授古谷稔先生对它有着如下定义:文字书写方法的学习;用毛笔将文字端正巧妙表现的书写手法 , 从概念上看 , 几乎与中国书法相差无几 。中日两国有一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史 , 这种长期的交流深刻地影响着日本书道和艺术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日本书道文化的发展 日本书道文化

文章插图

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公元710年, 日本进入中日文化交流黄金时期的“奈良时代” 。从这个时期开始, 两国的接触逐渐频繁,信奉佛教的圣德太子为了吸取中国文化, 派遣小野妹子等大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并带回中国文化 。
日本书道文化的发展 日本书道文化

文章插图

奈良时代正值唐王朝繁盛发展的时代 , 也是佛教盛行时期 , 佛教的传播 , 促进了书法艺术在日本的流行 , 我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在带去大量佛教经典的同时, 也将《东晋王右军真迹行书》、《东晋小王真迹行书》等极其珍贵的书法作品带到了日本 , 引起了日本文化界的极大震撼与惊叹 。王羲之在日本书法界极富盛名 , 被称为“书圣” , 临摹其字体曾在日本上流社会风靡一时 , 连光明皇后都是狂热的“王粉” , 她所临摹的王羲之的《乐毅论》一直被视为是日本书法界的瑰宝之一 。除此之外 , 平安时代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和尚在中国访问时 , 也以临摹王字为豪 。由此可见 , 中国书法对日本书道文化形成的影响之深远 。
二 胜日寻芳泗水滨 , 无边光景一时新进入平安时代之后 , 日本书道得到了全新的发展 , 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书风 , 在这一时期 , 日本本土书法大师辈出 , 有三笔三迹被日本人尊为书法圣人 。三笔指的是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 。其中空海高僧是领袖人物 , 他采用王羲之的风格、颜真卿的笔法 , 再加上自己的独创并且结合日本民族情趣, 创造出日本风味的书体, 初显日本书风 , 在当时风靡一时 。
【日本书道文化的发展 日本书道文化】
日本书道文化的发展 日本书道文化

文章插图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王朝国力日渐衰落 , 以及日本自身文化的快速发展 。平安中期 , 日本逐渐停止向中国派遣使者, 中日文化交流出现了暂时的中断 , 日本的书法也从中国的晋、唐书风的影响下逐渐脱离 , 形成了独特的日式书风, 这一时期的日式书道名家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 , 就被誉为三迹” 。他们在继承传统中国书法的基础上 , 创作了假名书法及汉字假名混同的书法形式, 使当时的书法更加本土化 。平安后期的日本书法则是受到宋朝的影响 , 张扬个性之风产生了多样化的书法流派, 包括“世尊寺流”和“法性寺流”以及以源赖朝、源义经等将军为代表的“武家风格”等流派 , 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日本的书法发展形式与发展内容 。
三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宋代以来 , 中日商业往来增多 , 与之相伴的是文化交流的密切 。加之此时日本处于镰仓、室町时代, 贵族阶层日益衰落, 武士政权逐渐强盛 , 粗狂豪放的黄庭坚书风等开始受到日本民众的喜爱 。在此后期则受到中国禅宗书风的影响 , 书道注重表现个人主观世界 。比如临济宗大师荣西禅师就师承了黄山谷的风格 , 曹洞宗的道元禅师将张即之的书法介绍回日本 。以京都五山、镰仓五山的禅僧为中心的书法流派更是崇拜张即之和苏东坡的宋代风格 。其后 , 一山一宁等僧又将元代风格带进了日本 , 为日本书法界增添了宗峰妙造大师、梦窗疏石等高僧的墨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