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扫地风水好不好 风水扫地出门好吗吉凶( 二 )


三叔出山 , 就想到了当作家的我 。因为谱牒这种东西是与文字分不开的 , 我这个作家就是摆弄文字的 , 如果我来上阵相帮 , 自然能助一臂之力 。而那时候 , 我已调入县文化馆 , 不用天天坐班 , 而且手头正准备写一部有关家族历史的长篇小说 , 正愁生活积累不足 , 三叔的邀请 , 正中我下怀 , 我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于是 , 我平生第一次来到了老家 。
尽管由三叔挂帅 , 族谱修得却不顺利 。一部族谱 , 虽然不能同乾隆爷修的《四库全书》比 , 却也有不少的困难摆在那里 。我们彭氏族谱自民国十三年创修 , 到现在也有八九十年的光阴 。在这八九十年里 , 家族又繁衍了多少人?这些人又经历了战争、瘟疫、匪患 , 死去的死去 , 出生的出生 , 迁移的迁移 , 调离的调离 , 你把他们统统收入谱中 , 还要做到不能混乱、不能缺遗 , 这就需要做许多工作 。要有人力去走访、联络、调查、登记 , 还要有人力去编辑、核实、校对 , 最后付梓印刷 。而做这些工作 , 前提条件就是一个字:钱 。
民国十三年 , 先人创修族谱时 , 是将祖坟地里的几棵楸树卖掉 , 作为资金开始创修的 , 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了 , 一个家族已经没有了公共财产 , 自然也就拿不出这笔资金来 。唯一的办法 , 就是向族人进行摊派集资 。
重修彭氏族谱的第一个会议 , 就是资金筹备会 。会罢 , 各支各系各门派来的代表们 , 就分头开始了筹资事宜 。可是 ,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 这一集资 , 却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族人似乎对重修族谱并不抱过多的热情 , 对每人仅仅十元的集资款 , 也不想掏腰包 , 一个月过去了 , 竟然只集得两千元 。两千元 , 连零头都不够 , 这一下 , 大家傻了眼 。三叔见状 , 一时没有了主张 , 只是在那里摇头叹息 。最着急的还是七老爷 , 这位族中辈份最高的长者 , 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情况下 , 自告奋勇 , 亲自登门 , 去各家各户进行动员、催促 。然而 , 老人家差不多将嘴皮子磨破 , 连老脸都不要了 , 大家却不给他面子 。七老爷无功而返 。
三叔叹了口气 , 在抱怨了一番人心不古之后 , 准备打退堂鼓 。这时候我站了起来 , 提到一个人 。这个人也是我们彭氏家族的人 , 和我一个辈儿 , 叫兴利 。他是民国时候从彭家宅迁走的 , 现在与我同住蒙阴县 , 眼下是位有名的建筑企业老总 。我同他认识的时候 , 他还只是个小包工头 , 在县城觅些鸡窝兔舍之类的小活儿 。一天 , 他不知通过什么途径 , 知道我的老家是沂水县的彭家宅 , 与他还是一个辈份的兄弟 , 就提着一只鸡找到我那里 , 同我攀起了亲 , 要我给他觅些活儿干 。我一介文人 , 足不出户 , 算是个书呆子 , 自然无法给他觅到活儿 。不过 , 我有几个文朋诗友还是有些路子的 , 我就求他们帮忙 , 还真给他找了些活儿 。他竟然在县城生存下来 。不知从哪一年起 , 他还发达了 , 成了县城建筑企业腕儿级的人物 , 虽然还没有成为行业大鳄 , 资产也有数亿之多 。尽管他已腰缠万贯 , 对我当年的相助倒是没有忘记 , 没事的时候 , 经常找我聊一聊 , 喝一气 。有一次 , 他甚至提出来要赞助我一笔钱 , 让我出文集 , 只是让我婉言谢绝了 。重修族谱 , 是我们彭氏一族的大好事 , 我想 , 如果找到他 , 让他掏点腰包 , 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