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结局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的故事( 四 )


这番话不仅暴露了大宇的刻薄,同时也让组员彻底心寒,纷纷萌生去意 。
1999年姚壮宪升任大宇研发部副经理,转型行政后的他也不再从事游戏开发,《仙剑2》项目也自此被雪藏了起来 。此时暂无项目可做的狂徒也在姚壮宪的催促下提交了《疯狂摇摇杯》,而在制作该游戏的过程中,一位名叫张毅君的开发人员正式加入了大宇---此人正是《仙剑》背后的第3个男人!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结局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的故事

文章插图

同年谢崇辉脱离狂徒工作群,独自成立新部门继续制作《霹雳奇侠传》,该作也在2000年7月紧挨着《疯狂摇摇杯》上市,且一经推出便大获好评 。
这是一款以当年热播的布袋戏《霹雳金光》《霹雳眼》为背景的仙侠游戏,谢崇辉破天荒采用当家丑角秦假仙来担任主角,剧情充满离奇的阴谋且趣味横生,招式的设定也让人眼前一亮 。
该作的成功也进一步突出了谢崇辉之于大宇的不可或缺性 。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结局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的故事

文章插图

2000年8月,曾借《仙剑1》品尝到内地游戏市场购买力的姚壮宪也萌生了成为第一批内地游戏市场拓荒者的想法(加上当时失恋以及对大宇本部人事纷争的厌倦),他便毅然决然带着张毅君等成员前往北京成立软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姚壮宪任总经理,张毅君任研发总监) 。
在1年后推出《仙剑客栈》,而这款Q版经营类(延续了《疯狂摇摇杯》的风格)的仙剑游戏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结局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的故事

文章插图

2001年7月,张毅君和张孝全在姚壮宪支持下前往上海成立软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而回看中国台湾的狂徒创作群,因为核心成员的离去它已经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 。
不过在一众同事的劝说下当时在研发三部的谢崇辉重新执掌了“狂徒创作群”名号,且在2001年7月推出了《新仙剑奇侠传》 。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结局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的故事

文章插图

《新仙剑》利用了《轩辕剑3》引擎重制,除了带来更清晰的画面外,谢崇辉也加入了赵灵儿和林月如的两个隐藏结局,并在结尾处留下了《仙剑2》的预告,这一曾被雪藏的项目又再度被提上了日程 。
然而好景不长,远在北京的姚壮宪获悉《仙剑2》要交给狂徒负责后,立马致电大宇所有主管并以“仙剑之父”的身份去阻挠制作的推进 。
当然,除了对仙剑的独爱之外,姚壮宪的反对也出于对谢崇辉“续接第一代故事”编排的不满,毕竟前文也说过了,姚壮宪不希望一代结局留下的伏笔被大白于阳光之下,他希望仙剑续作能有完全独立的新故事 。
此举也让谢崇辉以及一众开发人员集体辞职,而谢也在2002年离开了大宇,转投互联网游戏公司 。
不久后,狂徒创作群也被解散了 。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结局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的故事

文章插图

2003年初,《仙剑奇侠传2》发售,这是一款续接《仙剑1》剧情的游戏,讲述一代8年之后,李逍遥女儿李忆如和王小虎等人的冒险故事 。
由于有了一代的口碑,加上8年之久的等待,该作也获得不错销量,但口碑却不尽如人意 。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结局 仙剑奇侠传李忆如的故事

文章插图

毫无新意的系统引擎、乏善可陈的玩法、虎头蛇尾的剧情、不配“仙剑奇侠传”的名字...成了游戏迷和媒体对这部续作最声嘶力竭的抨击 。
其中的原因有一部分在于姚壮宪的“施压”,而这款核心研发人员“半路集体辞职”的游戏也注定成为了半成品(有人通过解包发现很多未被用上的材料也连同光盘一同发售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