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的“五德始终”说认为 , 从人类自有天地以来 , 社会是按照“五德”来转移与循环的 。五德转移指的是按照“五行相克”(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原理来演绎 。比如 , A克了B , A就能取代B , 而是否被克、怎么样才导致被克、从什么地方观察将要被克?解释权又在邹衍那里 。
邹衍创造这套学说 , 并非基于什么高深的认识 , 而是为了将“五德始终”说掺入社会 , 从而达到干预社会秩序、解释政权更迭的目的 。也就是说 , 他按五行相克原理 , 说谁亡谁就亡 , 说谁的政权合理谁就能统治 。说穿了 , 主要是为了政治目的而服务 。
邹衍的学说为某些王侯的称帝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通吃于列国之间 , 受到极高礼遇 , 走到哪吹到哪 。这也使得司马迁骂他“有意阿世俗苟合”、“不轨” 。
后来 , 邹衍的学说被秦始皇大用特用 。秦始皇当时的政权还不稳定 , 迫切需要一种神性政治的学说来宣示其政权的合法性、先验性 , 于是 , 二者一拍即合 , 出现了“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 , 及秦帝而齐人奏之 , 故始皇采用之”的记载 。
秦朝取代周朝的理论 , 就如《封禅书》上记载的:
一个“火德” , 一个“水德” , 所以周朝被秦朝“克” , 是天意 , 是命中注定 。妖言帮助了政权 , 政权又推销了妖言 。就这样 , 原本“怪迂”的、不生不死的“阴阳五行” , 在秦朝成了一门辉煌的“显学” 。
邹衍的著述有《邹子》四十九篇和《邹子终始》五十六篇 , 都已亡佚 。不过 , 其他古书里(如《吕氏春秋》)还保存着其学说的记录 。《吕氏春秋》的记录也为后来者继续扯淡提供了基础 。
到了“独尊儒术”的汉朝 , 董仲舒又来鼓吹这种妖言 。在《春秋繁露》的82篇中 , 没有一篇不是谈“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的 。谈“阴阳五行”的篇目虽然只有38篇 , 但在内容上却至少占据了70% 。董仲舒在邹衍的五行相克的基础上 , 还发展出了五行相生 , 五行顺逆 。
董仲舒有言:“天地之气 , 合而为一 , 分为阴阳 , 判为四时 , 列为五行 。五行者 , 比相生而间相胜也” 。董仲舒用这套学说来到处乱套 , 从人际伦常到上升到政治权力 , 强化了纲常礼教、君权神授 。
根据上面的陈述 , 对阴阳五行的发展 , 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
“阴阳”和“五行”原本是独立发展的 , 其意思也并不复杂 。但在一帮“阴阳人”和“阴阳书”的鼓吹之下 , 开始玄乎起来 。邹衍将“阴阳”“五行”合流成“阴阳五行” , 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学说 , 并被秦始皇拿去大用特用 , 以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先验性 。这种思想又被董仲舒等人接过来 , 大大的发挥 。“阴阳五行”直到清朝结束才开始弱化 。
阴阳五行发展的多条脉络 , 都不明确 , 但有两条是比较清楚的:
- 《易传》→老庄
- 《洪范》→邹衍(含其他的阴阳家)→《吕氏春秋》→董仲舒等等
- 风水上的缺角是什么意思 缺角的风水大忌是什么
- 巧囊的明显症状是什么 巧克力囊肿症状?
- 吐奶吐些像豆腐渣样 吐奶是什么原因
- 散粉是干什么的 散粉是什么意思
- 男人戴虎眼石的好处 虎睛石是什么材质的
- 70岁“硬汉总统”普京:4个养生习惯,看看都是什么
- aact是什么意思 aact激活工具怎么用
- 京东白条怎么说 京东使用白条是什么意思
-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是什么?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 抖音旗舰店保证金多少?入驻条件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