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 。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 。
发财致富,招财进宝,是人生追求的一件乐事;恭喜发财,财运亨通,是人生美好的一种愿望 。汉语成语的德本财末,就在揭示发财有道,用财有德的人生真谛 。

文章插图
成语德本财末,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文献《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此从德与财的关系上,提炼出人生的生活智慧和价值追求真谛 。
从人生价值观上言,以财发身,就是藉由创造和利用财富,而体验人生追求的价值和意义 。天下富足、博施济众,是圣人所追求的博爱境界;发财有道、致富有方,是君子所秉持的正道作为 。不义之财不取,是人生所要坚守的人格底线 。
从人生方法论上言,创造和获取财富,既是维持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资条件,又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和标志 。在创造财富和使用财富中,我们实现自己的仁爱价值,展现自身优秀的素质和崇高的人格 。
德本财末,既是人生的道德,又是人生的智慧 。
道德不离财而独立,无道德则财不兴旺 。以德生财、聚财,既是获得财富的正确路径,又是德行所落地的重要载体 。财富,是利益的重要内涵,见利忘义和见利思义彰显着德行的有否 。发财、用财,非只是经营运作之事为,而更是道德修身之要义 。
在如何发财、用财上,既内涵人生智慧,又承载道德品行 。从德行所在的载体上言,以德生财、聚财是尽己性命,为仁弘道的重要事业;从获得财富的正确路径上言,以德生财、聚财又是人生最有效的智慧和道术 。
就道术和智慧而言,崇本举末,把握先后次序,乃是人生智慧的重要方略或道术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以德为本而财为末,是崇本举末的道术,知所先后的智慧 。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财能发身,也能败身 。财迷心窍,贪图不义之财,最终必是因财伤身甚至害命 。如此,岂非人生的大不智?
就财富所承载的德行而言,“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 。”(《荀子·礼论》)财物的礼尚往来,分配合理,体现了礼义之德 。财富取用上无德,或是爱财如命,见利忘义;或是财大气粗,高人一等;或是贪财好色,唯利是图;或是图财害命,丧失人性 。
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是以德聚财 。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是贪财害身 。“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贪以亡其身,相劝以礼,相强以仁,得道于身,得誉于人 。”(《说苑·谈丛》)行德而不损害人,故能全身;行贪而损人利己,故是害身 。得道于身而以仁礼取,自能“得誉于人”,而互利共赢 。
从德财的关系上言,人生最大的德行,是“以财发身”;人生最大的道术,是以德聚财;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见利思义 。“财不如义高”(《说苑·谈丛》),而“贪财者莫如全身” 。短视而愚蠢之人,只见财而不见德,反以财害身 。
圣人之德政,体现生财之道,用财之德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孟子·尽心上》)以德牧民而使民富财足,“用之以礼”,是仁政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
圣人之仁心,体现在憯怛于民上,是“国有饥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冬不被裘,与民同苦乐,即天下无哀民”(《文子·上仁》) 。反之,若是“取民不裁其力,求下不量其积”,就是贪主暴君的民之贼 。
- 电脑如何p图修改文字 ps怎样把文字变成透明的
- 如何成为京东plus会员?京东怎样成为plus会员?
- 围魏救赵的故事情节是什么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的故事是怎样的?
- 怎样判断玫瑰种活了没 风水玫瑰人肉开几次花教一下
- 风水法器开光 风水摆件怎样开光方法
- 高血压性肾病怎样治疗 高血压肾病怎样治疗
- 电脑系统win7怎样升级到win10 电脑系统win7怎么升级到win10后老是出问题
- 李清照和赵明诚生活了多少年 李清照和赵明诚有孩子吗?赵明诚是一个怎样的人?
- 笔记本系统怎样重装 小编教你笔记本如何重装系统教程
- 如何使用ps合成图片 ps怎样合成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