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营销法则的进化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 , 那么可以用三个模型来描述:
(1)门店时代的“AIDMA”
即“引起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Interest)→产生购买欲望(Desire)→留下记忆(Memory)→做出购买决策(Action)” , 消费者是被动接受外界品牌和产品信息 , 需要依靠“广播式”的广告营销来驱动消费行为 。
(2)电商时代的“AISAS”
即“引起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Interest)→信息搜索(Search)→做出行动(Action)→信息分享(Share)” , 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 , 让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商品信息和营销宣传 , 开始逐步转变为通过互联网来主动获取和认知 , 并且在购买行动之后会做信息分享 。 不过本质上 , AISAS还是基于广告的线性、单向的营销传播及消费过程 , 品牌商家与用户之间虽然开始互动 , 但仍只是基于链接的简单的碎片化的反馈 。
(3)短视频/直播时代的“SICAS”
即“品牌-用户相互感知(Sense)→产生兴趣和互动(Interest&Interactive)→连接与交流(Connect&Communication)→做出行动(Action)→信息分享(Share)” ,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与成熟 , 将整个消费链路变成了一个实时感知、多点双向、对话连接的交互系统 , 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单向性和单一性 , 此时品牌商家与用户的联系更加紧密 , 互动更加及时 , 消费者开始由被动接收信息向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转变 , 而营销的切入点也从商家向用户转变 , 通过用户的主动分享与沟通交流来放大产品信息的传播 , 最终促成交易与变现——这显然比之前的营销模型更进了一大步 。
不仅如此 , 短视频/直播营销还是内容营销的绝佳表现形式 , 即通过多种渠道传递有价值、有故事、有娱乐的商品或品牌信息 , 提供特定的精神体验场景 , 以此引发消费者的共情和参与 , 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同时 , 完成品牌信息的传播和推广 , 并增进用户信任 , 继而促进转化率的提高 , 助力品效合一的实现 。
比起图文形式的内容 , 短视频内容的用户门槛更低 , 展现形式更加直观通俗且立体生动 , 同时兼具娱乐属性和话题属性 , 更容易激发用户的兴趣 , 让用户沉浸其中——这些特点 , 恰恰也能在感官上迎合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 更何况 , 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营销 , 本身就是拥抱数字化的一种体现 。
上述种种 , 或许可以给泛生活行业的营销变革提供不错的参考价值 。
二、实践:来自巨量引擎的案例分析事实上 , 自2020年以来 , “短视频+泛生活”的营销范式已经在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 越来越多的房企、家居等品牌都开始转型线上营销 , 越来越多的主播也都将房子和家居“搬”到了直播间里 。
此外 , 一些平台还围绕着这一新兴营销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探索 , 并形成了不少颇为成功的经验 , 近期爆火的巨量引擎“美好创享家”就是典型代表 。 我们不妨以此为案例来做进一步分析 。
“美好创享家”是巨量引擎推出的年度大型泛生活类综合IP , 今年上半年 , “美好创享家”第一季上线 , 相关话题被快速引爆 , 成为开年以来房产家居行业第一直播大事件 。 为了帮助用户持续创造美好、享受生活 , 9月1日 , “美好创享家”第二季正式上线 , 在主IP的传播中 , 巨量引擎通过举办《阖家》公益艺术展、与CCTV-1合作打造“互动综艺”直播栏目等方式 , 在打造一个品牌与用户持续沟通的“场”的同时 , 还对“家”的潮流与生活范例进行了充分的解锁和延展 , 不断深化人们对于家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并向大众传递家的意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