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干嘛的 黄疸是什么意思啊


黄疸是肝胆疾病常见的体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临床上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同时伴随有尿色加深 。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巩膜的黄染更易于被发现,且消失最缓慢 。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皮肤巩膜可显现黄染,称为显性黄疸 。黄疸根据病理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 。一旦发现黄疸首先要判断病因,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 。
临床表现
1.基本症状
(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 。
(2)尿和粪的色泽改变 。
(3)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
(4)胆盐血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泻、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等 。
2.伴随症状
(1)黄疸伴发热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大叶性肺炎 。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发热而后出现黄疸 。
(2)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可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或胆道蛔虫病;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charcot三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 。
(3)黄疸伴肝大,若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或胆道阻塞 。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结节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 。肝肿大不明显而质地较硬边缘不整表面有小结节者见于肝硬化 。
3.腹部体征
(1)腹部外形 肝占位性病变、巨脾、腹膜后肿瘤和盆腔内肿瘤均有相应部位的局部膨隆,大量腹水时呈蛙腹状,脐部突出,也可发生腹壁疝和脐疝 。腹壁静脉曲张见于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 。
(2)肝脏情况 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时黄疸和肝肿大并存,肝脏质软,压痛和叩击痛较明显 。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时,黄疸迅速加深,而肝肿大不著或反而缩小,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肝肿大不如急性肝炎明显,且质地增加,也可无压痛;肝硬化时也可扪及边缘不齐和大小结节 。肝癌时肝肿大较者,可失去正常形态,质坚,可扪及巨大包块或较小结节,压痛可不显著,但肝表面光滑的不能排除深部癌肿或亚临床型“小肝癌” 。肝脓肿接近肝表面时,局部皮肤可有红肿、压痛等炎症征象,巨大肝脓肿、肝包虫病、多囊肝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等情况时,肝区或有囊样或波动感 。
(3)脾肿大 黄疸而伴脾肿大者,多见于各型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全身感染性疾病和浸润性疾病,癌肿侵及门静脉和脾静脉时,可引起脾肿大,少见的脾梗塞和脾脓肿等亦有类似脾肿大,且有压痛等体征 。
(4)胆囊肿大 黄疸而伴胆囊肿大者均属肝外梗阻,应考虑:①癌性黄疸见于胆总管癌、胰头癌、乏特壶腹癌和罕见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胆囊光滑、无压痛,可移动,即所谓Cour-voisier胆囊 。胆囊癌时质坚,常有压痛,②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一旦出现梗阻,胆囊可肿大,多无压痛 。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时,胆囊萎缩而不能扪到,③慢性梗阻性胆囊炎,因胆囊管存在结石,胆囊肿大的机会较急性胆囊炎为大,压痛不明显 。④慢性胰腺炎时,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可压迫胆总管而使胆囊肿大,压痛也不显著 。⑤胆囊底部巨大结石、先天性胆管扩张或胆道蛔虫症,也可引起胆囊肿大、压痛多不明显 。肝内胆淤时胆囊多萎缩,胆囊是否肿大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