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中新课改?

从已经出台的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来看,虽然各省的方案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但它们都在努力朝着“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这一高考改革方向迈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唯分录取”的坚冰正在被打破,高考改革一定会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原则下,逐步实现从单一考试向综合评价的转变,一定能构建起更加科学与公正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 。
从上一次高考改革新课标开始,我当时就已经预测了未来的改革的名称叫做新课改,未来还会有新课题,新高考,新考标,新考改,新高考改革…
大家不要介意这些名称,因为名称本身并不重要 。高考的改革是国家的大目标,大战略,5~10年就必须要进行一次 。但是不管怎么改都没有办法改变高考,要淘汰50%的人的命运 。
所以高考本身仍然会保持它的应试程度,我们的教育仍然没有办法摆脱应试教育 。由于这一轮的改革不涉及教材的改革,只涉及到题型的变化,因此考试的要点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的 。
作为老师,学生和家长,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轮的改革的本质,实际上不是考试难度的降低,而是考试难度的增加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以下几个原因去分析:
1 国家已经停止了大学的扩招,在停止扩招的同时,考试人口正在减少,因此表现为目前考试的招生比例没有出现很大的波动 。但是我们已经开放了二胎政策,所以考试人口必然在未来会增加,所以大学不扩招的情况下,高考的难度是增加的 。
2 在某些专业上面考试招生的人数甚至是呈现下降的趋势,比如说文科的相关专业 。相关的重要领导已经在媒体上公开发表了要削减文科招生人数的言论,力求促进考生更多的学习理工类的可学科 。所以对于偏文的学生来说,高考成功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
3 由于3+1+2的选课模式,大部分的考生都会带一门理科以求增加可报考的专业范围 。在各个大学还没有对理科专业进行扩招的情况下,实际上理科生的竞争情况也是上升的 。和以前的小钟和考试相比,3+1+2的模式,理科的报考人数会比原来增加将近80%,所以必然会出现某些专业扎堆,分数比飚高的情况 。
所以,在现在的高考改革之下,考试的竞争程度比现在比以前更强,所以考生必须要更加重视自己的应试能力 。素质教育是一种政治需要,但是应试教育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所以正确的应对方式就是自己好好考试,多挣分数,让别人素质教育去吧 。
对于英语这一科,在过去的十年之中,经历了4次高考改革,现在还将面临第5次,但是过去的4次高考改革基本上就是换汤不换药,改变了题型,没有改变实质 。现在的第5次也只不过就是把改错题换成了小作文,强调了一下考生的写作能力 。
【如何看待高中新课改?】做出这样的改变实际上便宜了一部分的考生,缺乏另一部分考生非常的吃亏 。
首先在高考作文改卷的时候猫腻非常的多,由于改卷人员和考试人员的比例相差悬殊,所以真正改起卷子的时候,高考作文的内容是没有人看的,改卷人主要是以卷面评分 。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衡水体非常的风行,甚至成为网络上面热卖的字帖 。
一旦把改错变成了小作文,那么在考试改分的时候,小作文的分数就将由卷面成绩来进行决定那些字写得好看,但是英语实际能力没有那么强的同学,就相当于赚到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